随着气温回升,甘肃陇南徽县在春耕春管工作中积极运用各类智能化设施,涵盖大田玉米播种和大棚蔬菜生产等方面,展示了科技为农业生产带来的提质增效成果。
随着春日的脚步逐渐临近,气温也在慢慢回升。此时,全国各地的春耕春管工作正如火如荼、有序地推进着。在甘肃陇南徽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各类智能化设施的广泛应用,正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提质增效的目标。
眼下,在陇南徽县嘉陵镇草滩村的田野里,一片繁忙景象。大型机械在广袤的土地上来回穿梭耕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玉米播种工作。今年,草滩村的玉米播种面积达到了2000余亩。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借助了先进的玉米精量播种机,它能够实现施肥和播种一体化操作。这一技术的应用,让播种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相比传统方式,播种效率提升了两倍以上。
合作社负责人李国兵兴奋地介绍道:“现在机器最大的好处可多了。你看,肥料在前面施放,种子在后面播种,机器一趟过去,施肥和播种就都完成了。这样一来,肥料的利用率变高了,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工。一天干五六十亩地完全不成问题,这活儿要是靠人工干,相当于二十个人干的活儿还不止呢。”
此外,借助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北斗导航定位功能,李国兵只需在手机端,就可以实时查看农机作业的位置、耕种面积以及作业时间等详细信息。作业量一目了然,这大大方便了农机的管理工作。李国兵感慨地说:“现在农机越来越先进了。要是纯靠人工的话,好多不太好耕种的地就只能放弃不种了。但现在有了机器,这些地基本都能种上,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据了解,徽县今年计划播种玉米19.7万亩,预计在4月上旬就能完成全部播种工作。
除了大田耕种展现出科技魅力,徽县的大棚蔬菜生产同样科技范儿十足。在徽县泥阳镇的一家省级农业现代产业园里,智能温室中种植着十多种无土栽培的蔬菜,它们生机勃勃、长势喜人。通过传感器对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肥力以及通风状况等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手机端,就可以随时进行远程调控,实现了精准化管理。
智能温室负责人吕鑫介绍说:“这个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温室,只需要5到6个人就可以做到随时管护。同时,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实施精准给肥、给水,这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和肥料的使用量,而且还节约用水。”
本文通过介绍甘肃陇南徽县在春耕春管中智能化设施的应用,包括玉米精量播种机提升播种效率、物联网和北斗导航助力农机管理,以及智能温室实现大棚蔬菜精准化管理等方面,展现了科技为农业生产带来的提质增效,凸显了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8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