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机警理财周报》,详细呈现了银行理财市场的多方面情况,包括市场回顾(债市、股市表现)、理财产品的破净情况、新发情况、收益情况,同时还介绍了近期银行理财行业的热点事件,为读者全面了解银行理财市场提供参考。
在当今金融市场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机警理财日报》作为南财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理财通旗下的金牌理财专栏,发挥着重要的市场监测作用。目前,该专栏已对银行理财市场进行了细致分类,涵盖现金、纯固收、固收 + 期权、固收 + 权益、混合、权益、衍生品七大类,并实现了对银行理财市场的每日追踪。为了更深入、全面地反映银行理财行业的发展现状,南财理财通课题组特别增设了机警理财周报专题。此专题旨在及时、准确地研判理财行业的发展趋势,深入洞悉理财产品的表现,期望能为银行理财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市场回顾】
在债市方面,受季末因素的影响,资金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抬升,但整体表现较为平稳。具体来看,3月28日,DR007加权均价上升至2.05%;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81%。而在股市方面,上周A股指数呈现出震荡回调的态势。其中,沪深300指数勉强维持正收益,周涨幅仅为0.012%,中证500指数和上证指数则分别出现了0.94%和0.4%的周跌幅。从板块表现来看,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板块在当周涨幅居前。
【破净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公募理财破净产品的数量呈现出继续下降的趋势。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统计结果,理财公司共有22,081只存续公募理财产品,其中累计净值低于1的产品有277只,这使得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降至1.25%。进一步细分来看,权益类、混合类理财的破净率分别为52.63%和7.56%;而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的破净率相对较低,仅为0.78%,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的破净率更是为零。
若从投资期限的角度进行分析,在人民币固定收益类产品中,1 - 2年期限产品的破净率最高,达到了1.65%,6 - 12个月期限产品和3年以上期限产品的破净率分别为1.18%和1.1%,其余投资周期产品的破净率均在1%以下。
【新发情况】
南财理财通数据表明,上周(3月24日 - 3月30日),31家理财公司合计发行了470只理财产品(同一产品登记编码下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其中,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产品数量位居前三的分别是民生理财、华夏理财和兴银理财。
从产品结构来看,理财公司上周新发产品依然以R2(中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型产品为主。仅有招银理财、农银理财和兴银理财布局了混合类产品。此外,民生理财发行了两款私募权益类产品,这也是3月份以来首次有理财公司发行权益类产品。
以民生理财发行的“翠竹权益类两年封闭10号”产品为例,该产品成立于3月25日,属于私募封闭式净值型产品,风险等级为三级(中风险),投资周期长达736天,业绩比较基准为3.75%(年化),S份额(私银专属款)和J份额(家族信托款)的起购金额均为300万元。从投资策略方面分析,该产品为股权投资产品,募集资金主要通过信托计划投资于浙江银盾云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投资期限为2年,到期将一次性归还本金及收益。从募集情况来看,产品J份额募集规模为5350万元,S份额募集金额为5.439亿元。
从新发产品定价来看,上周新发固收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均值为2.72%,不同期限产品定价均在3%以下。分不同期限看,除1 - 3月产品定价环比下跌了25bps、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回升至2.67%外,其余期限产品定价环比基本持平。不过,由于周度产品发行量较少,相关统计数据仅供参考。
【收益情况】
上周,债市继续保持好转态势,而权益市场表现不佳。在此背景下,银行理财周度收益情况整体呈现转暖迹象。固定收益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0804%,混合类、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 - 0.0883%、 - 1.5133%、 - 1.4639%。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各投资期限产品近一周净值增长率均值均为正数;其中,3年以上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周度收益率最高,近一周净值增长率均值为0.0899%。
在现金类产品方面,人民币、美元、澳元产品周内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分别为1.592%、3.994%和3.32%。(统计范围:截至统计日成立满一个月的现金理财,剔除七日年化收益率高于美元现金理财的异常数据)
从负收益情况来看,9.03%的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理财公司发行)近一周收益为负,环比前一周有所上升。具体而言,近一周收益为负的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比例分别为6.35%、49.36%、86.11%和100%。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中,2年以上期限产品近一周浮亏的比例有所抬升。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2 - 3年期限和3年以上期限近一周负收益产品占比超15%,分别为15.99%和15.69%,其余投资期限负收益产品数量占比均低于10%。
【行业热点】
近期,银行理财行业热点不断。3月2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该《承销办法》增加了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同时明确由证券交易所制定IPO分类配售具体规定,并禁止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承诺的限售期内出借股份。
此外,近期中银理财、建信理财、浦银理财等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发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公告,部分产品基准下限跌破2%,部分产品调整幅度超过100个基点。为了避免投资人到期赎回,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相继下调管理费,有些甚至降至零。
值得一提的是,年内已有多家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落地首批外币回购业务。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消息,今年2月份以来,杭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光大理财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系统达成多笔以上海清算所托管债券为抵押品的外币回购交易。
最后,记者从业内了解到,部分中小券商借着为银行理财做暂估业绩报酬回补产品净值的方式干起了通道业务的老本行。操作上,银行理财会将所募集的理财资金投向一只券商资管计划,而券商资管通过设置资管合同的业绩报酬计提条款,可以先把该资管计划的一部分超额业绩报酬放在资管计划层面,等待后期理财净值下跌再分配给银行理财。这使理财产品净值不能及时反映所投资产的价格变化,违背资管新规。
本文围绕《机警理财周报》展开,详细阐述了银行理财市场的多方面情况。市场回顾中呈现了债市和股市的表现;破净情况显示公募理财破净产品数量下降;新发情况介绍了上周理财公司的产品发行情况及特色产品;收益情况展示了不同类型和期限产品的收益表现;行业热点涵盖了证监会规则修改、产品业绩基准下调、外币回购业务落地以及理财净值“手段”违规等事件。这些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全面了解银行理财市场动态,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8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