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庞一审判决成定局,法国极右翼势力何去何从? 马琳娜·勒庞失参选资格,国民联盟权力真空待解

法国极右翼精神领袖马琳娜·勒庞因挪用公款一案被法院一审判决剥夺被选举权,这一判决对其政治生涯造成毁灭性打击,同时也对法国社会和极右翼国民联盟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司法、政治等方面的讨论。

勒庞一审判决成定局,法国极右翼势力何去何从? 马琳娜·勒庞失参选资格,国民联盟权力真空待解

马琳娜·勒庞 视觉中国 资料图

“真是难以置信!”法国极右翼的精神领袖马琳娜·勒庞,一边小声嘀咕着,一边公然从被告席上站起身来。此时,庭审正在进行,她却不顾这一状况,扭头毅然离开了巴黎刑事法院的审判庭。就在几秒钟之前,巴黎时间3月31日中午12点,法院对她担任欧洲议会议员期间挪用公款一案作出了一审判决——剥夺被选举权,而且不论上诉与否都将立即执行。勒庞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政治生涯就此戛然而止,原本寄希望于2027年的总统大梦,瞬间灰飞烟灭。

在全法国记者的镜头聚焦下,勒庞径直穿过了采访区,大步走出了巴黎刑事法院的大楼。而当她夺门而出的时候,法官甚至都还没有宣布完对她的完整判决,仅仅宣布了对她剥夺选举权的判决将会立即执行。

勒庞离开之后,法官专门询问了勒庞的律师是否要等她回到审判庭,在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下达了一份足以载入法国现代政治史史册的判决:四年有期徒刑缓刑两年,罚款10万欧元,剥夺被选举权五年,无视上诉立即执行。

看到这一幕,笔者不禁回想起去年7月采访她时的情景。那时,勒庞领导的极右翼国民联盟在第一轮国民议会选举中得票率独占鳌头,几乎所有的民调都预测其将在第二轮投票后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创造历史。那时的她,对未来充满了极其乐观的期待,还对笔者表示,时代的大潮已经涌起,极右翼在法国获得政权是必然的趋势,就算这次选举不行,下次也一定可以。她甚至预测法国总统马克龙无法完成自己的任期,会在2027年前辞职,从而提前触发总统选举,并且对下次总统选举志在必得。

然而,没想到仅仅半年多之后,极右翼的大潮在法国的确依旧风起云涌,但她却已经不再是那个弄潮儿了。

一个可能加剧撕裂的判决

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判决,所产生的影响自然是深远的。首当其冲的便是其带来的社会冲击。虽然这次的判决程序合理合法,法院审理查明,勒庞领导的国民联盟共计十余名被告在11年间总共挪用了290万欧元的欧洲议会公款,用于支付其在法国国内政治助理的开支,同时还有其他120万欧元的非法所得,总计涉案金额达到41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223万元。勒庞确实是做了坏事被抓住了。

但是,以法律手段剥夺总统选举最热门候选人的参选权利,对于许多国民联盟的支持者来说,在情感上肯定是难以接受的。尤其是此次判决中关键的无视上诉立即执行的条款,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从未听说过,这与人们一审后可以上诉的普遍认知相悖,很容易被解读为是既得利益群体害怕勒庞当选从而罗织罪名针对她,这无疑会进一步撕裂现在已经非常分裂的法国社会。

因此,法国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面对以及处理这一历史性的判决,避免让勒庞的支持者对司法的观感恶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次,极右翼的国民联盟失去了其灵魂人物,这为两年后的总统选举增添了变数。本来在2027年,国民联盟的总统候选人毫无疑问会是马琳娜·勒庞。如今,这个主心骨被剥夺被选举权五年,不仅2027年的总统选举无法参加,其后的议会选举也无缘参与。甚至如果现在政局不稳的法国政府垮台,马克龙今年夏天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勒庞同样无法参加。

这个留下的权力真空,国民联盟将如何处理,是否会引发党内激烈的权力斗争,值得我们密切观察。

审判勒庞是一道司法难题

由于勒庞身份的敏感性,自从检方在去年11月给出剥夺被选举权五年、无视上诉立即执行的求刑之后,法国社会就围绕这个求刑展开了广泛的大讨论。本来在法国法律中,挪用公款罪一旦成立就会自动触发剥夺被选举权的处罚。而检方给出要求立即执行的理由是勒庞犯罪事实清晰,犯案时间长(超过10年),涉案金额巨大(超过400万欧元)。

彼时,勒庞以及她的国民联盟拥趸将这个求刑看作是司法对民主的干涉,认为勒庞这样一个民调高企的候选人,司法不应该剥夺选民为她投票的自由。就连许多马克龙阵营的政客也为勒庞发声,认为检察官求刑过于严苛。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法官在3月31日的判决书中也认同了检方的观点。勒庞的父亲,国民阵线(国民联盟的前身)创始人让 - 玛里·勒庞建立了一套精密的体系,将欧洲议会变成了国民阵线国内活动资金的“现金奶牛”。马琳娜·勒庞虽然不是这一套体系的建立者,但的确将其“发扬光大”了。正是在马琳娜·勒庞担任党首时期,国民阵线的欧洲议会议员人数从3个暴增到了超过20个,导致该党从欧洲议会那里挪用的公款也成倍地增长。

法官认为马琳娜·勒庞“自从2009年以来就处在这个体系的心脏位置”,其一人就挪用了总计180万欧元的公款。

对于本案的焦点,即是否要对勒庞的判罚附加立即生效的条款。根据判决书,法庭也考虑到了“立即执行”的后果,也认为不能忽视寻求社会共识的必要性,但指出辩方要求让选民来决定勒庞的犯罪事实“这无异于要求一种特权,一种违反法律规则的豁免权”。最终促使法庭决定立即执行对勒庞判罚的是判决书中的这两段:

“事件发生近十年后,辩方仍在对事实提出质疑。这不是一种非常民主的对待政治的方式。辩方的此种逻辑也在我们评估(被告)重新犯罪的风险时,被考虑在内。”

“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告并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有时甚至否认证据。”

在法官看来,作为被告的马琳娜·勒庞认罪态度糟糕,有重犯的可能,因此认可了检方剥夺被选举权并立即执行的求刑。

勒庞并非第一个因为大选前卷入丑闻而最终退选的候选人。前国际基金组织总干事、前法国财政部长多米尼克·施特劳斯 - 卡恩曾经是社会党内早早选定的2012年总统大选候选人,本来他从国际基金组织卸任后就会回国参选。但是就在2011年5月,卡恩在纽约被美国警方以涉嫌性侵害、强奸未遂以及非法监禁等罪名逮捕。此后媒体对卡恩在全球各地招妓的行为大肆报道,最终断送了他的政治生涯。社会党也紧急选出了奥朗德作为其2012年的候选人,并最终胜选。

法国舆论也普遍将此次判决看作极右翼的“卡恩时刻”。社会党在判决下达后也发表声明呼吁大家尊重司法的独立,不要将此事件政治化,引向阴谋论。

从法院提供的事实来看,勒庞的确挪用了巨额公款。同时,小党挪用欧盟的资金用作国内政治活动其实并不鲜见。法院也并不是单独针对国民联盟。现任法国总理贝鲁所属的中间派小党就同样深陷挪用欧洲议会议员活动资金的诉讼。贝鲁一审已经被判决无罪,但是检方已经上诉,因此贝鲁其实跟马琳娜在这件事情上是同病相怜。

但是,勒庞的支持者是否会对此买账,就不一定了。勒庞也已经宣布会上诉。然而,因为判决里附加了立即执行的条款,所以这个上诉更像是单纯为了表明一个姿态而已。

国民联盟的权力真空引人遐想

马琳娜·勒庞是极右翼国民联盟的灵魂人物和主心骨。从2012年的总统选举开始,她就是该党的总统候选人。也是勒庞将国民阵线改名为现在的国民联盟,并和其父亲,也就是国民阵线的创始人让 - 马里·勒庞切割,在过去的13年里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国民联盟的去妖魔化。

勒庞在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的得票率也从2012年的17.9%稳步上升到了2022年的23.15%。从2012年无法进入第二轮投票,到2017年以及2022年连续两次得票率排名前二并进入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勒庞,现在这股席卷法国的极右翼风潮虽然还是会出现,毕竟欧洲的客观情况如此,但是这股风潮不会如今天这般汹涌。

如今,勒庞被宣布五年之内无法竞选公职,并且立即执行,国民联盟就像是一下子失去了灵魂。同时,也暴露出一个巨大的风险——勒庞离去后留下的权力真空。

按照法国现在极右翼的势头,2027年大选候选人的位置可是个香饽饽。本来有大佬勒庞在,没人敢对那个位置动心思。现在勒庞不能参选了,剩下的党内二号人物若尔当·巴尔代拉能不能镇得住场子很难说。

巴尔代拉现在都还不满30岁。在许多国民联盟选民的心目中,他们支持的就是勒庞本人,而不是因为勒庞是国民联盟的候选人才支持她,可以说是勒庞去哪他们去哪。

法国国家广播在3月31日上午专门到勒庞的国会议员选区采访了当地的勒庞支持者。这些支持者中的许多人都表示,如果勒庞不参加选举,他们就不会投票了。许多人都认为巴尔代拉稍微有些青涩,难当大任。

不过,勒庞倒是在周一上午进入法庭前首次公开表示巴尔代拉有担任总统的能力,为他站台。现在距离2027年还有两年时间,国民联盟内部鱼龙混杂,勒庞能不能帮助巴尔代拉完成党内派系整合,避免党内的权力斗争,是接下来两年里的重点。

本文围绕法国极右翼领袖马琳娜·勒庞挪用公款案的一审判决展开,详细阐述了判决结果对勒庞政治生涯的重大打击,以及该判决在社会冲击、司法层面引发的争议和讨论。同时,分析了国民联盟因勒庞失去参选资格而面临的权力真空问题,勒庞的上诉或许只是姿态,而国民联盟未来两年的党内整合和发展充满变数。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8479.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