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坚守:呼和浩特四维模式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呼和浩特多举措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5年成效显著

3月2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多部门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5周年宣传活动,介绍了呼和浩特市通过“培训+宣传+执法+保障”四维模式,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成果。

央广网呼和浩特3月31日消息,3月26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当天,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携手多个部门,共同开展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5周年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十分热闹,众多农民工朋友积极地咨询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事宜。

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呼和浩特市积极探索,采用“培训+宣传+执法+保障”的四维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是建立立体化培训体系。呼和浩特市精心构建了分级培训机制,每年都会针对建筑领域的项目负责人、劳资专管员开展专题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确保各个项目能够依法施工、依法用工,按时足额支付工人工资。同时,坚持让执法人员在实践中学习,组织相关部门的骨干到施工现场进行教学,还同步编印了《条例释义》《用工规范》等实用的实务手册。此外,推出了人社、行业主管部门“双驻双查”工作指引,成功实现了制度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闭环。据统计,呼和浩特市及旗县区共组织了各级各类建筑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题培训120场,约18000人次参加了这些培训。

5年坚守:呼和浩特四维模式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呼和浩特多举措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5年成效显著

宣传活动现场农民工积极咨询相关事宜

其次是建立全媒体宣传矩阵。呼和浩特市积极打造“五个一”宣传品牌,包括组织一次宣传月活动、召开一次发布会、固定一个条例宣传专栏、设立一个宣传阵地、利用短视频开展一次宣传互动活动。除此之外,还推出了“欠薪找我”投诉举报二维码,发放了印有维权二维码的防晒帽、水杯等实用物品3000余件。这些举措让农民工群体在遇到欠薪问题时“求助有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维权。

再者是建立联动式执法机制。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多部门开展根治欠薪专项活动,并且创新了“人社+工会+法院”协同保酬机制。自2024年以来,全市将10家用人单位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惩戒名单,移送公安机关侦办13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成功为农民工追薪9184万元。

最后是建立智慧化维权平台。在推出“欠薪找我”二维码后,呼和浩特市实现了“1+5+15+15”的快速响应机制,即1日受理、5日给出处办意见调查、15日办结、复杂线索延长15日。该平台支持24小时跨地域投诉,截至目前,累计处办欠薪问题线索1519件。

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制度创新,采取多种举措,为农民工薪资权益筑牢‘防护网’。”

本文介绍了呼和浩特市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立体化培训体系、全媒体宣传矩阵、联动式执法机制和智慧化维权平台。这些措施形成了“培训+宣传+执法+保障”的四维模式,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呼和浩特市还将持续深化制度创新,为农民工薪资权益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8208.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