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岳阳林纸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展开,详细介绍了公司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收购骏泰科技的情况,以及面对碳市场扩容所采取的发展策略。
3月28日,岳阳林纸精心召开了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在这场说明会上,公司管理层全方位地介绍了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未来的规划方向。每经资本眼记者通过线上的方式参与了此次会议。过去一年,岳阳林纸在经营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实现归母净利润达到1.67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18.05%。在会议期间,公司管理层针对收购骏泰科技、碳汇业务等重点工作进行了细致且深入的解读。
业绩说明会结束之后,每经资本眼记者就碳市场发展相关的重要问题,对岳阳林纸展开了专门的采访。公司相关人士透露,当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重启之后,公司的林业碳汇利润将迎来首次释放。
收购骏泰科技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 “林浆纸”一体化战略持续深化
岳阳林纸是国内一家大型的制浆造纸类企业,其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文化用纸、包装用纸、工业用纸以及商品浆的生产。公司以林浆纸产业作为坚实的基础,积极进行产业链的延伸拓展,成功进入了生态行业。在生态领域,公司从事林业勘查设计、森林碳资产管理、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养护以及生态治理等多项业务,形成了以“浆纸 + 生态”为主营业务的双核发展产业格局。
从岳阳林纸3月11日晚间发布的2024年报中可以了解到,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81.35亿元,不过与上一年相比,同比下降了17.76%。然而,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却表现出色,达到了1.67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18.05%。公司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2024年成功收购了骏泰科技100%的股权。2024年,骏泰科技通过对产品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并且充分发挥原材料集采的优势,实现了效益的同比显著提升。
岳阳林纸独立董事杨艳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骏泰科技作为国内重要的针叶纤维素生产企业,在行业内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特色。近年来,在控股股东泰格林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精心培育下,骏泰科技通过技术提升以及管理优化等举措,使得吨浆成本下降了1000元/吨以上,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本次收购是上市公司希望进一步深化“林浆纸”一体化战略,增强对中上游资源的控制能力,提升产品结构中的绿色含量和科技含量,切实提升上市公司的成长韧性,为公司进一步的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岳阳林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易兰锴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收购骏泰科技100%股权是岳阳林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收购行动不仅为公司带来了业绩的显著提升,更为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展望未来,公司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运营效率,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近年来,造纸行业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2024年,行业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整体处于周期底部并蓄势向上的阶段。如果剔除收购骏泰科技对业绩所产生的影响,岳阳林纸的业绩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岳阳林纸董事长叶蒙在会上表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既有过辉煌的时刻,也经历过低谷。每家公司的发展路径都不尽相同,我们会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孵化,以良好的业绩来回报股东。改革转型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一直在努力的道路上前行。请相信我们,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都一定能够穿越行业周期,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岳阳林纸高度重视对股东的回报。2024年度,公司拟进行现金分红,分红总额约为5297.26万元。此外,2024年度公司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约为6209.15万元。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约为1.15亿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达到了69.01%。有投资者向公司提问:“公司未来还会进行股份回购吗?”针对这一问题,公司董事长叶蒙表示:“股份回购是提升上市公司市值的重要手段,公司会综合考虑股东利益以及市场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审慎研究,并在合适的时机开展相关工作。”
碳市场进入新阶段,从三方面把握机遇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一举措标志着全国碳市场扩容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
那么,岳阳林纸将如何把握碳市场扩容所带来的机遇呢?岳阳林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易兰锴在会上表示,该《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碳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此次扩围新增了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增加的排放量达到30亿吨,覆盖碳排放总量的占比提升至60%。公司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计划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机遇:
一是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强化碳汇供给能力。公司依托现有的林业碳汇签约面积,未来将加速CCER项目的开发工作,重点推进生物质发电碳汇、工业固碳技术等多元化项目,以此来满足钢铁、水泥等新增行业的减排需求。
二是借助技术赋能,构建低碳产业链。通过实施“造纸 + 生态”双轮驱动战略,公司已经实现了纸浆自给率达到70%,并且积极布局生物基碳材料、木质素深加工等领域。针对新增行业的配额分配机制,公司将重点推广短流程低碳造纸技术,降低吨纸碳排放强度。同时,公司还将探索与钢铁、铝企的绿电直供、碳资产置换等合作模式,增强在碳市场中的议价能力。
三是积极布局国际市场,抢占规则话语权。依托诚通碳汇平台,公司已经与柬埔寨、加蓬等国开展了跨国碳汇项目合作,并且参与制定了VERRA泥炭地复湿方法学。随着全国碳市场与国际规则逐渐接轨,公司将进一步深化南南合作,推动中国碳标准走向全球。
有业内人士向每经资本眼记者表示,《方案》对行业企业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激励约束机制得到升级。配额总量动态收紧机制正式落地,免费分配比例持续降低,企业通过减排所获得的收益(如出售盈余配额)可以覆盖技术改造的成本,从而形成“减排 - 获利 - 再投资”的良性正循环。其次是产能出清进一步深化。碳市场数据质量提升之后,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出低效产能,再配合碳关税等贸易政策,将加速出口导向型高碳企业的转型或淘汰,最终实现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至合理水平(例如钢铁行业从62%提升至80%以上)。最后是带来了新兴机遇。碳核查、碳资产管理等服务的需求出现了激增,催生了新的产业链。同时,也为行业内的部分小企业提供了后发制人的机会。
在接受每经资本眼记者采访时,岳阳林纸相关人士表示,CCER重启后公司的林业碳汇利润将迎来首次释放,这将验证从0到1的发展过程。截至今年3月底,央地合作模式的签约面积总共达到了7660万亩,原本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签约5000万亩,目前已经大大超出了预期。在碳关税落地以及我国加速提升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大背景下,碳汇签约量、碳汇价格以及碳汇需求都将在“十五五”期间具备高速增长的条件。
岳阳林纸相关人士同时还表示,公司具备央企背景、林业资深团队、行业标准制定者以及低成本资金这四大核心优势。公司不仅能够为地方解决现金流问题,还能够结合造纸主业,推动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实现生产端减排与碳资产开发的双重收益。
公开资料显示,岳阳林纸控股股东泰格林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纸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中国纸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诚通纸业板块的运营平台,是经国资委批准的唯一拥有林浆纸生产、开发并利用主业的央企。
本文详细介绍了岳阳林纸2024年度业绩情况,收购骏泰科技为公司带来业绩提升并深化“林浆纸”一体化战略。面对碳市场扩容,公司从资源、技术、国际市场三方面布局。同时,公司林业碳汇业务在CCER重启后有望释放利润,且具备多方面核心优势,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