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UFS4.1闪存标准展开,指出其增加对QLC闪存类型支持可能带来的问题,通过回顾UFS3.1闪存手机中QLC的使用情况,分析了QLC闪存的特点和劣势,最后爆料下半年手机行业将有基于QLC闪存的UFS4.1方案应用到新机型上,并提醒消费者警惕部分机型。
前段时间,我们曾在相关文章里对UFS4.1闪存标准进行了一番探讨。在《UFS4.1闪存“偷偷”发布?却出现了两套说辞》这篇文章中“辟谣”UFS4.1闪存标准时就明确指出,UFS4.1标准最让人担忧的地方,便是相较于UFS4.0标准,它增加了对QLC闪存类型的支持。这一改变可不容小觑,因为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机型名义上搭载的是UFS4.1“旗舰闪存”,但实际上却使用着价格低廉的QLC颗粒,以此来浑水摸鱼。
这可不是我们在故意夸大其词、危言耸听。在UFS4.1标准公布之前,市面上那些配备UFS3.1闪存的手机中,其实就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采用了QLC闪存。
更有趣的是,根据我们实际了解到的情况,在这些使用QLC闪存的机型中,许多型号的128GB、256GB“小容量”版本,反而使用的是品质相对较高的TLC闪存。只有在512GB、特别是1TB的版本里,换用QLC闪存的概率才会大幅增加。
通常情况下,搭载QLC闪存的机型往往会表现出较低的随机写入性能,这其实也可以作为我们辨别手机是否使用QLC闪存的方法之一。
其实这一现象也不难理解。闪存技术从最初的SLC一路发展到MLC、TLC、QLC,甚至还有因为性能太差目前实在无法上市的PLC。每一次的技术“改进”,从理论上来说,都会带来容量的翻倍提升,与此同时,性能、寿命和成本也会大幅降低。
对于“小容量闪存颗粒”而言,TLC一方面价格已经足够低廉,另一方面,由于闪存的整体寿命既与类型有关,也和容量成正比,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通常只有大容量的手机闪存才会“敢用”QLC。
当然,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QLC闪存也没什么不好的。毕竟它价格便宜,可以让更多人买得起大容量存储的手机。而且,虽然QLC的寿命只有500 - 1000次全盘写入,仅仅是TLC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对于1TB的QLC闪存来说,这也意味着至少500TB的写入寿命。对于一般用户而言,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用完这500TB的“额度”。
尽管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有一定道理,但问题在于,对于任何使用闪存的设备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闪存完全损坏的“寿命”,还有一个概念叫做“缓外速度”,也就是一旦闪存的缓冲区用完之后的“真实写入性能”。对于智能手机里的闪存芯片来说,它们本身都不带有额外的缓存芯片,所以一旦手机存储容量被用得比较多之后,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掉速”现象,甚至会进入缓外模式。
对于品质较高的TLC闪存手机来说,当闪存掉速之后,用户可能只是会感觉日常操作没有过去那么流畅,打开或安装软件的速度也会变慢一些。但大家要清楚,QLC的缓外写入性能可是出了名的比机械硬盘还要低。也就是说,使用QLC闪存的机型一旦遭遇闪存掉速问题,可就不只是会“变得有点慢”这么简单了,日常使用中出现卡顿,甚至卡出各种奇怪的BUG都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过去我们就曾建议大家,在购买手机时要谨慎选择廉价机型的大容量版本。特别是当不同容量版本的价格差异很小时,更需要格外注意。不过在那个时候,因为UFS4.0“原生不支持”QLC,所以起码旗舰机还是能让消费者比较安心的。
但根据我们最近刚刚获得的第一手爆料,就在今年下半年,手机行业将会有基于QLC闪存的UFS4.1方案被应用到新发布的机型上。
可以想象,届时各家真正的旗舰机肯定还是会比较“自觉”的,它们不太可能会使用QLC闪存来砸自家的招牌。所以,大家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那些“次旗舰”或是“高性价比”定位的机型。这些机型可能会高调宣称使用了“UFS4.1”,并且能提供廉价的高容量版本。当然,除非相关厂商能够明确保证没有使用QLC闪存颗粒才行。
UFS4.1闪存标准增加对QLC闪存支持可能带来的隐患,回顾了UFS3.1手机中QLC的使用情况,分析了QLC闪存性能和寿命方面的劣势,最后爆料下半年基于QLC闪存的UFS4.1方案将用于新机型,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相关机型时需谨慎,警惕使用QLC闪存的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