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讲述了2025年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期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在春节期间推出的非遗体验活动,如“蛇年木质中国结挂件制作”,该活动名额被“秒空”。以这个活动为切入点,介绍了非遗项目“漆器制作技艺(揩漆)”闵行区代表性传承人蒋中庆以及揩漆技艺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展现了不同年龄段市民积极参与非遗体验的情况,并且提到春节期间馆内还有其他丰富的文化活动。
2025年春节,这个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有着别样的意义。
市民踊跃参与新春中国结技艺体验,本报记者蒋迪雯还为此拍摄了照片。
编者按:2025年的春节意义非凡,它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从现在起,推出“上海的气韵”系列报道。这个系列报道将以“一”为主题,聚焦春节中的一场非遗体验、一次观影活动、一趟艺术之旅等活动。通过这些小的活动,以小见大、由点及面,讲述海派春节文化那独特的韵味,呈现出这座人民城市那动人心弦的气韵。在除夕上午10点,“90后”的陈涯斐已经坐在了上海市群众艺术馆306教室。她的桌上摆放着一个未经打磨的木质中国结挂件。仔细端详会发现,这个挂件是“蛇”的造型,蛇身蜿蜒盘旋,巧妙地构成了一个简约的中国结。在讲台上,上海市非遗项目“漆器制作技艺(揩漆)”闵行区代表性传承人蒋中庆,正从“生漆”的来源开始,向在场的参与者科普这项略显“冷门”的非遗项目。这一活动正是市群艺馆在春节期间推出的非遗体验项目——“蛇年木质中国结挂件制作”。自1月25日活动开启抢票后,参与名额瞬间就被抢光了,可谓是异常火爆。在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前往文化场馆体验与蛇文化相关的非遗技艺,成为众多市民庆祝海派春节的一种流行方式。蒋中庆感慨地说:“中国结是春节期间常见的装饰元素,揩漆这门技艺大多数人都不熟悉,我作为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和推广它是我的义务。”他还提到,除夕当天早上,看到现场这么热闹,来的人这么多,教室都坐满了,他感到十分惊喜。揩漆技艺形成于唐代,到了清初的时候发展成熟并且流传范围很广,成为明清硬木家具髹饰的主流。蒋中庆是“漆器制作技艺(揩漆)”的第六代传承人。他17岁就进入上海艺术品雕刻四厂学习传统揩漆技艺,师从孙永钢、张介跃,后来还创立了自己的揩漆家具品牌。在2018年,蒋中庆被评为“上海工匠”。蒋中庆在现场介绍说:“‘漆’这个字很神奇,左边的三点水表明它是液体,右边上面是木、中间是人,寓意着木头被人割了两刀后,流下来的水,那就是漆。”他还特意带了一罐浅咖啡色的生漆,让观众看看“漆”到底是什么样子。他进一步解释,所谓“揩漆”,就是运用独特的剔棒功、砂皮功、面漆功、染色及揩漆技法,经过反复打磨、染色,“这样能让木头表面只留下薄薄的一层漆,木头的纹理就会变得格外清晰”。打磨在揩漆技艺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现场可以看到,每位市民的桌上都放着几根中空的木贼草,还有一堆摸上去很毛糙的树叶。这些都是传统揩漆技艺中取自大自然的天然打磨工具。当天,参与者们就要用这些天然工具,把原本粗糙的蛇年中国结挂件打磨得光滑。蒋中庆特别解释,从未接触过生漆的人,碰到生漆后容易过敏,所以这次活动主要让大家体验“打磨”这道工序,感受最传统的工艺。蒋中庆回忆道:“我进厂当学徒的时候,揩漆中的‘溜砂叶’工艺,就是使用天然砂叶进行细致打磨,打磨后的手感非常细腻,能够达到镜面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砂叶逐渐被砂纸取代,这项工艺中断了20多年。蒋中庆花费了8年时间,陆续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考察,终于在2018年在无锡鸿山找到了天然砂叶,成功复原了这一传统工艺。他还介绍说:“现在使用的砂叶是柔毛糙叶树的叶片,当地人称麻榉,这种叶子上的绒毛比较短,不容易折断,早年还被用于眼镜镜片的打磨和照相机镜头的抛光。”木贼草也是一样的道理,“它是一节一节的,内部中空,表面有毛刺,古人很早就发现这是非常好的打磨材料”。“你看,我的中国结挂件是不是已经很光滑了?”在传承人的指导下,“70后”的小草尝试了各种打磨工具,她还在手机备忘录里仔细地记录下木贼草、柔毛糙叶树等的详细资料。她表示:“我是非遗爱好者,有时候只看文字介绍,无法真正了解这项技艺。群艺馆请的传承人都很有经验,介绍得很生动,同时还能看到实物并且上手体验,这对更深入地了解非遗很有帮助。”在她看来,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上海的年味也是如此,“我去看了豫园的彩灯,各大商圈也有各种各样的彩灯和非遗体验,晚上都很热闹”。陈涯斐也想通过非遗体验来庆祝海派春节的到来。她说:“这是和蛇年有关的非遗体验,非常有趣。”她还提到,市群艺馆是一个年味很浓的地方,“在体验课之前,我还逛了一楼的海上年俗风情展,找到了很多童年的回忆”。前来体验非遗技艺的“00后”“10后”也有不少。“没想到树叶也能用来打磨家具!”五年级学生程垠琦一大早就和父亲从浦东赶到群艺馆,很有耐心地将中国结的边边角角打磨光滑,他说:“妈妈在家里大扫除,她抢到票后,让我们过来体验。除了这堂课,我还来群艺馆体验过模型课。”除夕当天的非遗体验结束后,蒋中庆打算在春节期间有空的时候开个直播,继续向网友介绍揩漆技艺。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介绍说:“在市群艺馆,文化活动一年365天从不间断。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我们欢迎大家来到馆内,一起欢乐地度过新春佳节。”春节期间,馆内还有海派年画月份牌、“画蛇添福”香囊制作等非遗体验活动,曲艺演出、高清电影放映、《国乐贺新春》春节音乐会等活动也将陆续举办,“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庆祝春节”。
2025年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上海群众艺术馆的非遗体验活动人气爆棚。文章介绍了其中“蛇年木质中国结挂件制作”活动,以及揩漆技艺的传承情况,不同年龄段市民积极参与非遗体验,体现了海派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提到馆内还有众多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的节日生活。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