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定增5200亿,国有大行补充资本大幕开启,5200亿!中行、建行等四大行定增背后的资本棋局

本文详细报道了3月30日傍晚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同步发布定增募资公告的消息,阐述了募资总额、认购对象等情况,还回顾了本轮注资的起始、历史上国有大行的定增情况,以及相关机构对注资规模和影响的分析。

在3月30日傍晚时分,金融市场迎来一则重磅消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邮储银行四家银行同步发布了定增募资公告。此次,它们分别向财政部、中国烟草、中国移动等多家央企增发股份,最终的募资总额达到了5200亿元。

针对这一事件,多位接受采访的机构分析师和银行人士透露,六大行的增资计划早在去年就已经明确。目前来看,定增落地的时机和方式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银河证券分析师张一纬早在1月底就曾发布观点。他参照历史经验指出,预计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规模会在1万亿 - 1.5万亿之间,并且会采取由主要股东汇金公司、财政部或央企集团主导,与市场化定增相结合的方式。

与此同时,在3月6日两会期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看待国有大行本轮注资规模的提问时明确表示,注资“会分步实施”。

北京的一位机构银行业分析师向媒体表示,今日首批公布的是四家银行的定增计划,这意味着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将会在下一批进行注资。这可能与两家银行的规模以及资本充足率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有关。

从年报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6%;中国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20%;建设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48%;交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4%。

首批四家大行定增募资5200亿,其中财政部拟认购5000亿。从四家银行的公告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募集的资金合计5200亿元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具体而言,交通银行公告称,拟向特定对象财政部、中国烟草及双维投资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200亿元。其中,财政部拟认购1124.20亿元,中国烟草拟认购45.79亿元,双维投资拟认购30亿元。

建设银行的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的议案,其目的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50亿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本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邮储银行则公告表示,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300亿元,同样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为1175.8亿元、中国移动集团拟认购金额为人民币78.54亿元、中国船舶集团拟认购金额为人民币45.66亿元。

中国银行发布的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显示,拟由财政部以现金方式认购,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650亿元人民币,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增加中国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披露,“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按照今日四家大行的公告测算,财政部拟认购的金额恰好是5000亿元。万联证券此前分析认为,按照分期分批的思路,本次5000亿元用于首批银行注资,有助于保持规模增长的稳定性、提高银行体系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实际上,国有大行补充资本的行动并非突然之举。本轮注资始于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中明确提出,“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根据银河证券的梳理,历史上国有大行有四次大规模定增。分别是2012年交通银行的297.65亿、2018年农业银行的1000亿、2021年邮储银行的300亿和2023年邮储银行的450亿。其中,交行和农行定增发行对象是财政部和央国企,邮储银行两次定增对象分别为邮政集团和中国移动。

万联证券在3月初进行了测算,若六家国有大型银行提高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个百分点,所需要注资的规模约为1.07万亿元。当前国有大行的杠杆约为14倍,理论上1.07万亿元的注资,能够撬动15万亿元的总资产投放。不过,大行获注资后确实会对每股分红有一定的摊薄。

此外,截至去年末,农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42%,较上年末提升了0.70个百分点;工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1%。工行副行长段红涛在上周业绩发布会上强调,工行在做好资本管理的同时,也注重加强资本的规划,将实现资本消耗与资本补充的内在平衡作为重要的经营目标。既要持续为股东创造良好回报,又要努力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积累更多内生资本,按照“内源性、外源性、平衡性”的思路,前瞻做好资本的供需平衡。

本文围绕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行等四家银行同步定增募资5200亿这一事件展开,介绍了募资详情、市场预期、注资历史及影响等内容。国有大行补充资本是持续推进的计划,此次定增有助于银行提升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但也可能对每股分红产生摊薄影响。工行等也在积极规划资本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257.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