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温情齐驱:54小时寻回韶关走失老人,跨越54小时,韶关警民携手救回走失老人

韶关市浈江警方历时54小时,运用多种手段,联合群众力量成功寻回走失老人郑大爷的事件,展现了警民协作的力量以及科技在救援中的作用,同时提及浈江警方在处理走失人员警情上的成果和相关提醒。

在3月27日13时左右,一场牵动人心、持续长达54小时的找寻行动,终于在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京港澳高速韶关北收费站出口G240国道居民区一处偏僻巷子附近落下帷幕。

科技与温情齐驱:54小时寻回韶关走失老人,跨越54小时,韶关警民携手救回走失老人

科技与温情齐驱:54小时寻回韶关走失老人,跨越54小时,韶关警民携手救回走失老人

接到警情后,浈江警方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机制。他们迅速组建了一支由情指中心、侦查中心、东河派出所及周边警力共同组成的50余人搜救队。与此同时,还积极联动市公安局警力,精心制定了一套立体化的搜救方案,力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找到老人的线索。

民警们分成多路展开紧张的搜寻工作。其中一路民警专注于调取老人居住地周边的社会监控,通过仔细分析监控画面,试图梳理出老人的行动轨迹。另一路民警则沿着老人的住所及走失区域开展“网格化”排查。他们不辞辛劳地走访了属地公安、高速路政、商铺业主、当地群众、高速收费员、环卫保洁等100余人次。从浈江南路到武广高铁韶关站,再到京港澳高速韶关北收费站,在两昼夜的时间里,他们搜寻了方圆10余平方公里的范围。此外,民警们还通过微信工作群、村(居)群众、商铺店主等渠道,广泛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形成了全民参与搜寻的良好局面。

科技助力:空地协同织就生命救援网

考虑到传统搜索方式效率有限,指挥部果断决定升级搜救方式。2架警用无人机迅速升空,对毗邻的武江区龙归镇、西联镇、西河镇等10余个行政村实施高空扫描。它们重点排查山林、水库等隐蔽区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人的角落。2只专业搜救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对老人可能经过的区域展开“地毯式”搜索,凭借敏锐的嗅觉为搜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民警们还通过“情指行”一体化平台,实时整合监控数据与社会面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搜救方向,确保搜寻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转机终于在3月27日中午出现。据武江区龙归镇马渡新村一士多店老板反映,3小时前有一陌生面孔的老人在该店购买过香烟,疑似走失老人郑大爷。民警们得知这一消息后如获至宝,迅速调取士多店监控视频进行回放。经过仔细对比,确认视频中的老人就是郑大爷。各组警力迅速集中收拢,集中力量加强附近3公里范围的搜寻。最终,在京港澳高速韶关北收费站附近,民警们找到了郑大爷。当时,郑大爷手提蛇皮袋正在捡拾矿泉水瓶,状态良好。经初步检查,老人生命体征平稳。随后,民警用警车护送郑大爷至医院,并贴心地为其准备了热饮和食物补充能量,之后将老人移交其家属照顾。

暖心细节:警民协作彰显责任担当

在整个搜救期间,警民协作的温暖场景随处可见。多名群众自发加入救援队伍,与民警们并肩作战。民警们则多班接力,昼夜不停地进行搜寻。从当晚开始至26日凌晨4时许,26日从早上一直搜寻到当天23时许,27日继续搜寻直至找到郑大爷。沿途商户和京港澳高速路政部门积极提供监控录像,为搜寻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沿途群众也主动协助封锁路口,配合警方的搜寻行动,形成了一幅“全民寻人”的温暖图景。参与搜救的民警表示:“我们沿着老人可能经过的每一条小路寻找,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此次救援行动并非个例。2024年以来,浈江警方已累计找回走失人员580余名,其中包括老人、小孩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通过建立“专业+机制+大数据”的闭环处置模式,浈江警方将人员失踪警情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警方提醒,家中有阿尔茨海默病或高龄老人的家庭,可为其配备定位手环、防走失卡片等设备,并尽量避免让老人单独外出,以降低老人走失的风险。

目前,郑大爷家属已向警方赠送锦旗致谢。这场跨越县域的生命接力,不仅见证了警民同心的强大力量,更彰显了科技赋能下基层治理的精准与温情。

韶关浈江警方历时54小时成功寻回走失老人郑大爷的事件。在搜寻过程中,警方采取了多路排查、发动群众、运用科技手段等多种方式。同时,警民协作的暖心场景贯穿始终。此外,还提及了浈江警方在处理走失人员警情上的成果和相关提醒,展现了警民同心和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成效。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6949.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11:46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