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苓膏:小小甜品背后的大乾坤

龟苓膏的相关知识,包括它的口感、原料的变迁,还介绍了与龟苓膏原料相关的动植物,如金钱龟、鹰嘴龟、土茯苓、凉粉草等的特点、现状等,展现龟苓膏背后的丰富内涵。

龟苓膏看起来像巧克力果冻,但不加糖的龟苓膏比果冻苦得多。它最初是以药膳形式出现的,乍看就像黑色的果冻,可当你挖一大勺放进嘴里,那浓郁复杂的苦味会让你怀疑是它苦还是生活更苦。不过加了糖之后,它就成了口感独特的甜品,在两广地区尤其是梧州,龟苓膏在大街小巷的凉茶店或甜品店随处可见,是很受欢迎的消暑圣品。金钱龟是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常见的淡水龟,常在山谷林荫下的溪流或者水田中出现,以小鱼、小虾或者水生植物为食,成年可长到30厘米左右,体重可达3千克。本世纪初人们认为只有1种金钱龟,会按来源分广东种、香港种或越南种等亚种。但随着科技进步,生物学家通过DNA分析发现金钱龟“家谱”复杂,至少可分2个物种和多个亚种。可惜很多养殖场饲养的金钱龟,由于早年无细分产区独立繁殖,如今人工育种的并非纯种,对野外金钱龟造成基因污染。鹰嘴龟和金钱龟在自然界鲜有天敌,但遇到人类后,这两种龟类都成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正规龟苓膏厂商不再使用它们的龟甲做材料,而是改用人工养殖的中华草龟或者用洋菜代替龟甲。土茯苓所在的菝葜科只有200多个物种,大多是藤本且相似,平时只有绿油油的叶子,其貌不扬。但很多菝葜根部含淀粉且有独特气味,分布广泛,除广东人用土茯苓煲汤外,很多地方的人也把菝葜科植物当食材。土茯苓名字前加“土”字是因为与茯苓形态类似,为区分才加“土”字。曾经土茯苓在欧洲被称为“中国根”,价格因身世神秘而暴涨。御医安德雷亚斯·维萨里对其研究并写出《中国根书简》。凉粉草有两种形态,野外的呈匍匐状生长,紧贴地面,人工养殖的直立生长。匍匐型凉粉草体内多糖含量多于直立型,但单位面积产胶量不如直立型高。这些多糖让龟苓膏凝固,祖先用草木灰和凉粉草一起烹煮。凉粉草体内含类黄酮类物质,在碱性环境下溶解变成黑色制成黑凉粉,而白凉粉有多种,其中一种用薜荔种子做食材。龟苓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名字,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是“仙草水”,在潮汕是“草粿”,在客家是“仙人粄”,在台湾是“烧仙草”,在广西梧州是龟苓膏。从当地消暑草药到如今多样的甜品,龟苓膏见证着时代变迁,蕴含着先人的智慧,也藏着游子的乡愁。

龟苓膏从药膳转变为甜品,背后涉及到原料的变化,这与相关动植物的特性、保护情况有关。同时龟苓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先人的智慧、游子的乡愁和时代的变迁。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1188.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