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援乌“志愿联盟”:美好愿景下的重重困境

本文聚焦由法国和英国主导的旨在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志愿联盟”巴黎峰会。详细介绍了该联盟的发起背景,分析其是美欧紧张关系下的产物,也是欧洲追求战略自主的举措。同时阐述了会议结果及联盟内部在向乌派兵等关键问题上的分歧,探讨了欧洲未来防务自主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近日,一场备受关注的峰会在法国巴黎举行。这场峰会由法国和英国主导,峰会的主角是旨在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志愿联盟”。法英两国雄心勃勃地计划,在俄乌实现停火后,牵头向乌克兰派遣一支“保障部队”。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并非所有“志愿联盟”的参与方都愿意派出人员加入这支部队。最终,据媒体报道,此次会议并未达成协议。

分析人士敏锐地指出,这个为支持乌克兰而建立的“志愿联盟”,其实是当前美欧紧张关系催生的“怪胎”,同时也是欧洲追求战略自主的又一次尝试。不过,要知道,召集志愿力量或许相对容易,但真正形成一个紧密有效的联盟却并非易事。欧洲内部在向乌派兵等关键问题上存在着不小的分歧,而这一联盟未来在乌克兰问题上究竟能发挥何种作用,可能会像一面镜子一样,清晰地折射出欧洲今后在国际地缘政治舞台上所能扮演的角色。

“美国优先”催“联盟”

“志愿联盟”的构想最早是由英国首相斯塔默公开提出的。在本月2日,十余个欧洲和欧盟国家,以及乌克兰和加拿大的领导人齐聚英国伦敦,就乌克兰危机和欧洲防务问题举行峰会。会后,斯塔默对外宣布,英法两国将领导一个“志愿联盟”,不仅要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还要制订结束俄乌冲突的计划。

欧洲援乌“志愿联盟”:美好愿景下的重重困境

回想起2025年3月1日,在英国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前,英国首相斯塔默(左)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热情握手的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而这背后,却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基于“美国优先”政策,在乌克兰问题上大玩立场转变的把戏。美国在安全保障等方面持续向欧洲和乌克兰施压,这使得美欧关系如同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船只,剧烈震荡,也刺激了欧洲敏感的安全神经。

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局面,一段时间以来,欧洲各国会议连连,就像一群忙碌的蜜蜂,试图加速推动防务自主,尽早实现战略自主的目标。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欧洲主要国家再度碰头,商讨“志愿联盟”行动,其实是欧洲在无奈之下,应对被美国“撇在一边”窘境的一种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新闻电视台指出,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颇为微妙,正值美国频频与俄乌方面进行“穿梭会谈”、加紧推动俄乌停火之际。美联社援引法方人士的话称,美国未被邀请参会,欧洲似乎想借此向世界表明,他们有能力在未来俄乌停火后,确保乌克兰的安全。

乌克兰安全与欧洲紧密相关,这已经成为欧洲国家的普遍共识。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会后坚定地表示,为了乌克兰和欧洲的安全与和平,“我们只能决定我们能决定的事”。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强调:“为了实现和平,乌克兰必须强大,欧洲必须强大。”

向乌派兵存分歧

马克龙介绍说,此次巴黎会议规模不小,有31个国家代表及北约、欧盟领导人出席。会议的初衷是帮助乌克兰在未来谈判中“处于尽可能有利地位”,进而推动达成对乌克兰和欧洲“稳固、持久的和平”。

从会议传递出的信息来看,与会方表达了继续支持乌克兰并提供安全保障的意愿。他们认为,未来俄乌签订停火协议后,一支强大、装备精良的乌克兰军队将是确保乌克兰和欧洲安全的首要因素。为此,法英两军参谋长近期将派代表前往乌克兰,与乌方深入讨论未来乌军建设事宜。

然而,“志愿联盟”内部在向乌派兵这个关键问题上,却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马克龙坦言,“保障部队”是法英提出的提议,也是乌克兰所希望的,有多个国家表明愿意加入,但“志愿联盟”内部最终并未达成一致。

会上,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态度坚决地重申,意大利不会派兵,她还建议下次召开会议应有美国代表参与;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也明确反对派兵,直言会议偏离了如何尽快结束冲突的预定目标,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引起争议;德国则再次重申,对于向乌派兵的提议持谨慎态度。

路透社报道称,欧洲国家对法英所说的“保障部队”存在不同看法。一些国家在没有美国保障和国际授权的情况下,对于派兵一事犹豫不决。他们心中有着诸多担忧,比如成本问题、人力和装备短缺等因素,以及未来与俄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27日明确表态,英法打着执行“某种维和任务”的幌子策划军事干预乌克兰,俄方坚决反对向乌派遣军队,因为这将极有可能引发北约与俄方的直接冲突。

自主之路不平坦

近期,围绕乌克兰、自主防务等问题,多个欧洲防务开支大国多次聚在一起讨论,试图由自己替代美国,为欧洲防务承担更多责任。然而,这些会议就像一剂失效的药方,并未能有效弥合欧洲内部分歧,欧洲未来的防务自主之路就像一条布满荆棘的山路,并不平坦。

是否继续对乌援助也是欧洲内部的一个重要分歧点。匈牙利多次对这一问题表示反对,在此次“志愿联盟”巴黎峰会中,匈牙利等多个欧盟成员国选择了缺席。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此前就直言,“志愿联盟”不顾自身经济情况,加大对乌克兰资金支持的诉求是不现实的。

此外,包括意大利和匈牙利在内的一些欧盟成员国也对冯德莱恩提出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表示不满。欧洲媒体分析认为,重新武装欧洲需要大量资金,这意味着欧盟各国国防开支至少要再增加一两倍,如此巨大的成本压力可能会加剧各国间的“政治紧张”。

欧洲对乌方案与乌克兰的诉求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英法虽然提议向乌派遣“保障部队”,但马克龙已明确表示,这支部队并非维和部队,不会部署在俄乌冲突前线,也并非为替代乌军或北约在东欧的军事部署。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颇为失望,他说这次会议“提出很多问题,却只得到很少答案”。

俄罗斯政治分析师利赞一针见血地指出,欧盟当前已陷入无休止的会议怪圈,却难以做出“严肃决定”,更不要说去执行这些决定了。英国《独立报》也撰文称,欧洲近期举行的一系列会议都在试图强调团结、淡化分歧,但这种做法就像在沙滩上建城堡,并未取得实际效果。不论是美欧之间,还是欧洲内部,存在的裂痕都日益明显。

本文围绕欧洲援乌“志愿联盟”展开,详细阐述了其发起背景是美欧紧张关系及欧洲追求战略自主。但在实际推进中,联盟内部在向乌派兵、对乌援助等关键问题上分歧严重,且欧洲对乌方案与乌方诉求存在落差,这都表明欧洲想要实现战略自主、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有效作用困难重重,欧洲内部及美欧之间的裂痕也在不断凸显。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6927.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11:06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