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路街道创新举措,直击电瓶车“入户充电”顽疾 “嗅探”出击!大宁路街道整治电瓶车入户充电见成效

本文围绕上海市静安区大宁路街道电瓶车“入户充电”屡禁不止的问题展开,介绍了街道在改善非机动车停车与充电状况后仍存在该问题的原因,详细阐述了为解决这一难题所采取的安装电瓶异常充电“嗅探”阻断装置的举措,包括装置功能、安装范围、预警推送及闭环处置流程等,还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在城市的日常运转中,电瓶车以其便捷性成为众多居民出行的选择。然而,近年来,电瓶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滋生出一系列问题。电瓶车飞线充电、乱停乱放、推车上楼等现象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火灾事故令人触目惊心,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上海市静安区大宁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陆怡表示:“尽管充电条件不断改善,但‘入户充电’屡禁不止,尤其是手拎电瓶入户,是隐蔽性最强的治理难题。”大宁路街道辖内老式商品房众多,电瓶车保有量高。为改善非机动车的停车与充电状况,街道会同公安、消防等多个部门,采取了联合整治地下空间、改造非机动车库、改建地面简易车棚、安装智能梯控等一系列措施。

但即便如此,“入户充电”现象为何依旧难以杜绝呢?陆怡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部分租户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较为薄弱,没有充分认识到入户充电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其二,从成本角度考虑,集中充电的费用相比家庭谷电时段要贵一点,一些居民为了节约成本,选择入户充电;其三,居民贪图就近便利,出行赶时间时,不愿意绕行取车,于是将电瓶拎回家中充电。

由于手拎电瓶入户存在察觉难、取证难、处置难的特点,成为了隐蔽性最强的治理难题。街道不禁思考:“能不能有一种办法,可以‘事中及时发现、积极干预’呢?”为此,街道会同派出所和消防部门进行了多番调研,最终在居民区探索安装电瓶异常充电“嗅探”阻断装置。

陆怡介绍,这一装置安装在电表箱内,能够对家庭用电数据进行实时监测、自动识别。“嗅探”装置具有实时预警功能,大约1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模糊比对”,触发后台预警,并且能精准阻断,可强切电,同时实时上传数据。而且,该装置的维护成本也不高,采用固定宽带结合无线流量的方式,在确保数据稳定传输的同时,避免了后续高额的流量费用。

目前,大宁路街道已经在居民小区、规模性租赁房、沿街商铺等场所安装了1184套“嗅探”装置。通过滚动排查合租户、快递外卖、有违规充电记录等群体,找准重点户进行精准布控,实现了广覆盖。此外,还选择重点小区,通过拉网模式逐个楼层进行全面排查。

“嗅探”设备会通过手机APP端推送预警信息。其中,“居民社区”预警权限开放至居委干部和小区物业,“企业单位”预警权限开放至经营负责人。陆怡强调:“推送预警信息固然重要,对预警信息的闭环处置更重要。”为此,街道还设计了两次预警闭环处置工作流程,并对居委会、物业和民警都进行了流程培训。自2024年6月1日《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新规实施后,报警由居委会、物业直接联合城管等执法部门进行处置。

“嗅探”设备的使用效果如何呢?陆怡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次接到设备报警后,整治小组敲门入户,在客厅卧室都没有发现电瓶,最后在卫生间里发现了,一摸电瓶还是烫的,当事人无从抵赖。”

本文聚焦上海市静安区大宁路街道电瓶车“入户充电”这一治理难题,在改善充电条件后仍存在该问题的背景下,分析了其原因。街道通过安装电瓶异常充电“嗅探”阻断装置,采取精准布控、全面排查等措施,建立预警推送和闭环处置流程,有效解决了察觉难、取证难等问题,“嗅探”设备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治理电瓶车违规充电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6818.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