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介绍了年会主题与目标,着重阐述了论坛合作伙伴五粮液在共担责任、凝聚智慧力量以及共赴未来、勾勒“和美”愿景两方面的具体表现和贡献,展现了五粮液在促进国际合作、推动中国白酒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等方面的积极作为。
在海南春意盎然的时节,迎来了备受瞩目的博鳌时刻。3月25日至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如约举行。本届年会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核心主题,意义深远。其旨在大力弘扬多边主义精神,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谋求共同发展,向整个国际社会传递出保持信心、携手开创美好未来的强烈信号。
在年会的书法创作区内,呈现出一片温馨而富有文化气息的场景。书法家们饱含深情地为嘉宾们写下了“心中的和美”“和谐共进”“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寓意深刻、饱含美好期盼与祝福的词句。这些词句被巧妙地“装进”折扇中,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着嘉宾和游客纷纷拍照打卡。它们也随着来自四海的来宾,传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共担责任,凝聚智慧力量
如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且这一变局在加速演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对于谋求发展、促进合作、实现共赢的愿望变得愈发强烈。而博鳌亚洲论坛作为连接亚洲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承载着应对变局、共创美好未来的殷切期望。
五粮液作为论坛的重要合作伙伴,始终秉持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它积极担当起共同责任,努力拉紧合作纽带,致力于助力世界书写繁荣与共的璀璨篇章,切实践行着和美价值主张。
五粮液共担责任的表现,首先彰显于凝聚合力。从长江之头到南海之滨,五粮液以其独特的“和美之味”款待四方宾客,用深厚的“和美文化”引发各方共鸣。这种独特的魅力凝聚起了联结全球、共创未来的强大力量与智慧,有力地助力了“富有价值”的博鳌方案的形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其次,共担责任彰显于坚定支持。自2018年成为首尔会议主要合作伙伴,到2021年成为“最高等级荣誉战略合作伙伴”并担任论坛理事会机构理事,五粮液以长达七年的携手相伴、五年的深度合作,充分展现了对论坛的坚定支持。这种支持助力论坛各方达成了博鳌共识,有效增进了全球合作的质效。
再者,共担责任彰显于交流分享。五粮液多次受邀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刊上,就开放包容、社会责任、绿色发展等国际热点议题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在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大会、全球城市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论坛等论坛框架下的专题会议及系列活动中,五粮液积极分享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企业实践,为白酒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共赴未来 勾勒“和美”愿景
当前,中国白酒在出口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出口规模较小、出口市场相对单一等问题。根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白酒全年出口额仅占全球出口规模的2.4%,且白酒出口额前十的出口地主要集中在缅甸、老挝、韩国等东南亚市场。
作为民族品牌的典型代表和行业龙头企业,五粮液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机遇,以论坛的智慧成果为指引,加快了拥抱世界的步伐。它积极践行产业交融与文化交流的双重使命,持续探索全球产业合作的新路径,引领推动中国白酒产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
在促进产业交融方面,五粮液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完善海外市场布局。目前,其产品已实现高中低全系列出口,直接覆盖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五粮液还持续推动国际标准对接,加快推进制定与国际接轨、完整安全的中国白酒国际标准,让中国白酒拥有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身份证”,从而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
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五粮液深度参与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博鳌亚洲论坛、进博会等全球顶尖商贸文化活动。同时,持续深入开展“和美全球行”品牌活动,通过文化、艺术、时尚等多元形式,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促进世界人民之间的相知相亲,向世界充分传递着中国白酒的浓香醇厚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站在东屿岛上向远处瞻望,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的和美画卷正徐徐展开。五粮液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粮液将继续作为论坛坚定的见证者、参与者、支持者,用合作深化信任,用创新激发动能,用包容促进发展,助力论坛发出坚定信心、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开创未来的“博鳌声音”,绽放凝聚共识、普惠包容、互惠共赢的“博鳌智慧”。
本文围绕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展开,介绍了年会主题与目标,着重突出了五粮液作为论坛合作伙伴在共担责任和共赴未来两方面的积极作为。在共担责任上,通过凝聚合力、坚定支持、交流分享彰显其担当;在共赴未来中,五粮液致力于推动中国白酒产业融入全球,从产业交融和文化交流两方面着手,展现了民族品牌的使命与愿景,未来也将持续助力论坛发挥积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