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月28日税收征管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释放多重利好,4. 税收征管法修订征求意见,打造公平正义税收法治环境

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于3月28日就《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展开,详细阐述了该征求意见稿在服务举措法律化、守信激励制度、行政救济制度以及税收执法规范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和积极意义。

在3月28日这一天,国家税务总局携手财政部,就《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为《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据了解,《征求意见稿》紧紧围绕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在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引导纳税人诚信纳税并主动遵从税法、保障纳税人行政救济权利以及规范税务执法行为等多个关键领域,都出台了一系列利好举措。

将服务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 巩固利企便民改革成果

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刘剑文教授指出:“《征求意见稿》把税收诚信体系建设、部门涉税信息共享等在近年来的实践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税收服务举措和改革成果进行了固化。同时,还增加了为纳税人提供便捷办税方式的相关规定,这为在实际工作中优化服务举措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刘剑文教授还举例说明,比如明确了电子凭证和电子资料的法律地位,这一举措成功解决了电子凭证入账和纳税人报送电子资料的合法性问题;把“领购发票”修改为“领用发票”,进一步巩固了发票制度改革的成果。这些改变不仅更好地保障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让税务机关的执法标准更加规范。

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税收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纳税人的办税体验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商事制度改革之后,纳税人只需前往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设立登记,登记机关会与税务部门实时共享登记信息,纳税人无需再单独办理税务登记。《征求意见稿》将这一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规定,巩固了前期改革的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朱青教授提到,近年来,税务机关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使得纳税人的办税次数和办税时间大幅减少。此次税收征管法的修订进一步优化了纳税人的办税体验。例如,注重发挥税收大数据的作用,规定税务机关可以通过部门信息共享渠道获取的信息,不得要求纳税人重复提供,这极大地提高了纳税人的办税效率,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优化了税收营商环境。

健全守信激励制度 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新增了规定,即“税务机关健全守信激励制度,对诚实守信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给予便利,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激励。”这一规定有助于促进征纳双方的互信合作,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推动社会法治公平的实现。

同时,《征求意见稿》还进一步完善了关于主动纠正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明确指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主动纠正税收违法行为或者配合税务机关查处税收违法行为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评价道:“这是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举措。”该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机关的执法成本,维护税收征管秩序,还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优化行政救济制度 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

税收复议是纳税人权利救济的重要途径。据悉,《征求意见稿》取消了纳税争议“复议前清税”的要求,规定当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在纳税问题上发生争议时,可以直接申请行政复议,不再需要先缴纳税款或者提供纳税担保作为申请行政复议的前置条件。

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院长张巍认为:“取消对纳税争议提起复议需清税的前置条件是本次修订的一大亮点。”现行税收征管法中“复议前清税”的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税款的安全,但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部分无法缴纳争议税款当事人的行政救济权。《征求意见稿》取消这一前置条件,对于更好地保障纳税人行使行政救济权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征求意见稿》规定的“诉讼前清税”,张巍认为,由于诉讼程序通常耗时较长,实行诉讼前清税,既可以尽量在司法诉讼之前化解纳税争议,避免涉税诉讼案件的大量增加,也能防止因诉讼时间过长导致税款无法及时入库,在取消“复议前清税”的同时兼顾了保障国家税收安全。

规范统一税收执法 打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

法治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关键因素。据记者了解,《征求意见稿》着重强调统一规范税收执法,规定应当依法加强区域间税收执法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同时规定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这些举措有助于税务机关用“同一把尺子”查处税收违法行为,既保护了绝大多数合规经营主体的利益,也有助于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同时,《征求意见稿》增加了税务机关查处税收违法行为时应遵循的原则性规定,即应当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依法公平公正地进行处理。张巍表示,税务机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遵循法定程序,将更好地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为经营主体的合法经营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详细介绍了《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内容,该征求意见稿在服务举措、守信激励、行政救济和税收执法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完善。通过将服务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巩固了利企便民改革成果;健全守信激励制度提高了纳税人税法遵从;优化行政救济制度保障了纳税人合法权益;规范统一税收执法打造了公平正义法治环境,对促进税收征管和保障纳税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6094.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