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亿拨款,欧洲军事复兴之路在何方?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8000亿背后的重重难题

本文聚焦欧盟提出的拨款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的计划,深入剖析了欧洲军事发展的历史背景、该计划出台的原因以及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探讨这一计划能否真正重塑欧洲军事力量。

拨款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欧洲军力废弛到底还有没有救

亲爱的读者,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还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哦~

8000亿拨款,欧洲军事复兴之路在何方?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8000亿背后的重重难题

“我们正处于重新武装的时代,欧洲已准备好大幅增加国防支出!”

特朗普上台后,毫不掩饰地表示要彻底抛弃乌克兰这个“浪费美国钱财”的累赘。长期以来,欧洲将自身安全外包给美国,如今,这种依赖带来的不安感如潮水般涌来。

在这份不安的驱使下,一贯分裂的欧洲竟难得地达成了共识。欧盟的27个成员国一致认为,加强欧洲防务迫在眉睫。

欧盟此次展现出了罕见的高效。3月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了拨款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的计划,仅仅两天后的6日,该计划就顺利获得通过。

然而,这份迟来了半个多世纪的自主防御计划,真的能够让欧洲军事力量脱胎换骨吗?

8000亿拨款,欧洲军事复兴之路在何方?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8000亿背后的重重难题

重新武装欧洲

曾经,欧洲是列强争雄的世界军事高地。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后,这片高地逐渐改变了模样。

德国作为战争的发起方和战败国,军事发展受到了严格的束缚。而其他西欧国家,在战争中遭受重创,一心只想恢复经济,国防军事开支自然就被抛到了脑后。

即便后来经济情况有所好转,民众强烈的厌战情绪以及冷战格局的影响,让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将苏联视为头号假想敌。人们普遍认为,无论欧洲如何武装,都难以抵挡苏联的钢铁洪流。

恰逢此时,美国与苏联处于冷战状态,有意组建北约向苏联施加军事压力。西欧各国思量再三,觉得将国防外包给美国是个不错的选择,既能省下国防预算用于发展经济,又能获得安全保障。

8000亿拨款,欧洲军事复兴之路在何方?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8000亿背后的重重难题

唯有法国还保留着一丝大国自尊。在戴高乐主义的引领下,法国退出北约,自主发展核武器和常规军事力量,有了一点自主防务的影子。

但法国的体量有限,在军事潜力上根本无法与最大假想敌苏联(苏联解体后变为俄罗斯)相抗衡。所以,法国所谓的自主防御体系,实际上还是依托于北约的防御体系。一旦美国撤出,北约防御体系崩溃,法国恐怕只能重蹈维希法国在二战中的覆辙,直接投降。

长期以来,欧洲人对这种国防外包模式颇为满意。虽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需要追随美国的脚步,但欧美同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很多国际事务中的利益相近。用少量在国际议题上的让步,换取来自世界第一强国的安全保障,让欧洲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8000亿拨款,欧洲军事复兴之路在何方?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8000亿背后的重重难题

然而,俄乌冲突的爆发,让欧洲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太过天真。战争初期,美国给了乌克兰各种承诺和保证,让乌克兰放弃了与俄罗斯即将达成的和平协议,坚持与俄罗斯血战到底。

但当发现乌克兰在战场上难以取得优势后,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逐渐下降。总统换届后,美国更是直接抛弃乌克兰,转而与俄罗斯谈和。这样言而无信的美国,真的值得欧洲信任吗?

尽管乌克兰不是北约成员国,但欧洲在俄乌冲突中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然而,在美国与俄罗斯媾和瓜分乌克兰利益时,欧洲却被晾在了一边。可见,美国与欧洲之间的关系并非坚如磐石。

8000亿拨款,欧洲军事复兴之路在何方?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8000亿背后的重重难题

如果俄罗斯发动进攻,而美国选择抛下欧洲不管,以欧洲长期国防外包的军事水平,后果可想而知。而且,在长期的政治洗脑下,欧洲普遍认为俄罗斯对领土的欲望无穷无尽,只要欧洲露出破绽,俄罗斯就会发起攻击。

如今,欧洲的破绽已经十分明显。如果不能趁俄罗斯还未完全消化乌克兰时及时弥补,说不定哪天俄罗斯就会与美国达成交易,通过向美国让步利益,换取美国默许其攻打欧洲。

在恐慌情绪的笼罩下,一贯以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对防务不太重视的欧洲各国,这次难得地将目光聚焦在了欧盟的军事建设上。

8000亿拨款,欧洲军事复兴之路在何方?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8000亿背后的重重难题

3月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拨款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的计划。令人意外的是,一向扯皮严重、效率拖沓的欧盟,竟然在短短两天内就通过了提案。各国纷纷承诺,要“加快调动必要的工具和资金,以加强欧盟的安全和对公民的保护”。

欧洲的政客们为此欢欣鼓舞,信誓旦旦地表示欧洲将进入“重新武装的时代”。但欧洲的这番努力,真的能达到这些政客们所期望的效果吗?

8000亿拨款,欧洲军事复兴之路在何方?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8000亿背后的重重难题

军力废弛难救

对于这个问题,真正了解欧洲情况的人很难给出乐观的答案。毕竟,欧洲内部分裂由来已久。虽然这次在“俄罗斯威胁”的压力下,各国达成了增加防务的共识,但对于具体如何增加,各国依旧争论不休。

提案中的8000亿欧元,其中6500亿需要各欧盟成员国“寻找新方法释放财政开支用于国防”。可以预见,围绕这6500亿的分摊问题,欧洲各国必将爆发激烈的争执。每个国家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其他国家多承担一些,自己少出一点。

就算最后吵出了结果,以欧洲各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能否从本就紧张的财政开支中挤出这笔钱,还是个未知数。

8000亿拨款,欧洲军事复兴之路在何方?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8000亿背后的重重难题

即使是提案中由欧盟提供的1500亿欧元,也会引发争端。按照提案规划,这笔钱将以贷款的形式发放,大多数欧盟国家对此表示认可。但一些东欧小国,自身向欧盟出资较少,又地处“抗俄前线”,对增加国防的需求十分迫切,便想占点欧盟的便宜,提出这笔钱中应该有一部分作为赠款。

比起资金来源问题,关于资金的使用方向,各国之间的分歧更为严重。按照冯德莱恩的计划,既然乌克兰还能继续战斗,欧洲就应该支持乌克兰,直到其耗尽最后一丝力量。毕竟,有乌克兰在前面抵挡,欧洲暂时还算安全。

8000亿拨款,欧洲军事复兴之路在何方?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8000亿背后的重重难题

欧盟大多数国家认同这一观点,但也有“刺头”出现。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俄乌问题上再次与欧洲主流唱反调。他认为,乌克兰迟早会战败,而且该国的有价值资产早已抵押得差不多了,再给乌克兰投钱无异于打水漂。如今欧盟各国经济形势不佳,没有多余的钱可浪费。就算是为了欧洲安全,这笔钱也应该用于欧盟自身的国防建设。

即使是那些支持援助乌克兰的国家,在具体的援助力度上也存在巨大分歧。此外,作为欧盟资金主要提供国,法国和德国在拨款的适用范围上也有不同意见。

8000亿拨款,欧洲军事复兴之路在何方?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8000亿背后的重重难题

法国作为欧盟军工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自然希望能拿到这个大单,于是提出欧盟资金应该用于购买欧洲自己生产的装备。德国则认为,为了购买到最合适的装备,不应将采购范围局限于欧盟内部,与欧盟有“密切合作”的国家的军工产品也应纳入采购范围。

如此纷争不断,基本可以断定,欧盟所谓的“8000亿欧元重建欧洲武装”计划,很可能只是纸上谈兵,难以落实。

甚至,即使这一次欧盟在“俄罗斯威胁”的逼迫下,真的排除万难达成了共同方案并付诸实践,其效果也不容乐观。因为钱花出去了,必须换成装备才能形成战斗力,但欧盟要将钱顺利转化为装备并非易事。

8000亿拨款,欧洲军事复兴之路在何方?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8000亿背后的重重难题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美就宣称要加大军工生产,政府也投入了资金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欧美的军工产能至今仍严重不足。这是因为在这些国家,军工企业多为私人资本,需要自负盈亏。

在私人军工企业看来,尽管政府需求迫切,但扩展生产线风险巨大。毕竟政府现在承诺得很好,等战争结束后,很可能会取消订单。到那时,企业花钱扩张却收不回成本,甚至可能面临破产。相比之下,将现有生产线的产能发挥到极致是更合理的选择。

8000亿拨款,欧洲军事复兴之路在何方?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8000亿背后的重重难题

而且,生产数量少并不意味着利润少。根据市场规律,产品供不应求时自然可以涨价,政府为采购军备准备的拨款,军工企业照样能收入囊中。这就导致欧美军工现有的生产能力,连援助乌克兰都不够,还搭上了大量的库存。

欧盟以俄罗斯为假想敌重新武装,所需的装备肯定比俄乌冲突中的乌克兰更多。要满足这一需求,恐怕只能向俄罗斯和中国购买军备。但且不说中俄是否会向对自己有敌意的国家出售先进军事装备,即使按照较为宽松的德国方案,能够进入欧盟武器供应名单的国家,也不可能包括中国和俄罗斯的军工企业。

看来,欧盟想要重现昔日列强的辉煌,恐怕只能是一场梦了。

本文围绕欧盟拨款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的计划展开,详细阐述了欧洲军事发展的历史背景、计划出台的原因以及实施面临的资金分摊、使用方向分歧和军工产能不足等问题,指出该计划大概率难以落实,欧洲想要重塑军事力量困难重重。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917.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