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详细介绍了成都在网络视听产业方面的发展成果。通过展示产业项目签约情况、新兴园区的招商策略以及“老面孔”产业园区的新项目上马,还有为入驻企业提供的空间环境支持等内容,展现了成都网络视听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产业项目签约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相关数据显示,自今年以来,成都在网络视听产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成功签约相关项目超过100个,预计总投资额更是突破了500亿元。本期“读写新视听”特别跟随记者的脚步,一同去聆听那些视听企业奋进前行的“跫音”。
“引”:集中引进企业,精心构建产业链条
在28日的视听大会现场,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成为了焦点,这里集中签约了一批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涉及数字文创、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多条产业链。
作为一个新兴园区,如何让“立园满园”行动落到实处、深入推进呢?承担着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产业培育、园区运营、招商引资、投资融资等重点任务的成都高投兴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文俊表示:“我们采用‘小指挥部 + 大专业公司’的运营模式,一方面不断优化营商‘软’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构筑园区‘硬’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链式招商、科技招商、以商招商’等创新模式,紧紧抓住成都高新区产业外溢的机遇,因地制宜地推进‘立园满园’行动,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从首批重点集中签约项目来看,涵盖了多个领域。既有菱重能源技术(成都)、新能源氢能、成都智算中心(大邑)AIGC共创等外引项目,也有影视制作人工智能平台、成都高新西岭影视创制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内培项目。而且,签约企业覆盖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环节。可以预见,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将为园区的“立园满园”目标注入强劲的动力。
“新”:“老面孔”多个新项目上马
成都影视城在产业园区中可谓是“老面孔”,在本届视听大会上收获满满。26日,在“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园区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上,21个标志性项目集中签约,这些项目涵盖了技术研发、内容制作、场景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总投资额高达134.94亿元。
壹同制作先后打造了“唐探”系列、“误杀”系列等知名电影IP。作为此次签约方之一,壹同制作(成都)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经理王丹丹表示:“我们与郫都区影视城管委会签署了一个影视方面的战略合作协议。成都是一座对影视行业企业极具吸引力的城市,这里视听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IP。正是凭借这些优势,我们很快就决定将公司选址于此。”王丹丹还透露,目前该公司正在筹备一部科幻题材的影视作品,并且后续还将陆续引入更多的项目到成都。
除了与壹同制作签约外,成都影视城还与鼎盛佳和(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同打造鼎盛佳和后期制作西部中心。此外,在28日官宣成立的国内首家以“影旅融合”为主业方向的服务商——成都光影天府影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正式落地成都影视城。成都影视城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何玉建表示,光影天府不仅是一家企业,更是一个强大的平台,它将有效整合行业资源,吸引更多的影视企业和项目汇聚到成都。
“助”: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的空间环境
目前,成都影视城的“拍在成都”实景片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据了解,该项目亮相后,将为影视拍摄提供更多的空间和丰富的场景,同时还能为影视剧组提供勘景置景、群演组织、餐饮住宿、服装道具等“一站式”服务。
何玉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成都影视城将继续加强产业载体建设,为更多入驻企业提供更好的空间环境。同时,我们还会持续引进更多的影视企业入驻,形成强大的聚集效应。我们在本次视听大会上签约了不少企业和项目,引进只是第一步,转化才是关键。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影视作品和项目能在成都影视城落地生根,通过引进新项目来增加产业增量,通过转化现有项目来盘活产业存量,用心服务好、支持好企业,培养更多‘有根企业’‘链主企业’,进一步推动‘立园满园’目标的实现。”
本文围绕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介绍了成都网络视听产业的发展情况。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通过创新招商模式集中签约项目构建产业链;成都影视城作为“老面孔”斩获多个新项目,还有新企业落地整合资源;同时,“拍在成都”项目建设及影视城对企业的支持,都体现了成都在网络视听产业上的积极作为,有望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和园区建设目标的实现。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5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