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的《云南省关于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十五条措施》,包括其聚焦的产业领域、培训计划、专项行动、对企业和机构的支持政策以及对脱贫劳动力的补贴和培训效果评估等内容。
近期,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携手省财政厅重磅印发了《云南省关于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十五条措施》(以下简称为《措施》)。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旨在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领域,精心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机制。通过推行“岗位需求 + 技能培训 + 技能评价 + 就业服务”的项目化培训模式,云南省将开展大规模且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更好地满足县域经济蓬勃发展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措施》中明确规划,在未来 3 年的时间里,云南省计划开展职业培训 300 万人次以上。如此大规模的培训计划,彰显了云南省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心。
根据《措施》的相关内容,云南将大力实施产业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行动。具体而言,围绕打造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文旅名县、边贸强县的目标,聚焦特色优势产业的主攻方向,重点开展 6 个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行动,分别涉及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产业、文旅产业、养老服务业、绿色能源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每个专项行动的补贴性培训人数将达到 3 万人次以上。此外,还将实施家政服务业、企业职工 2 个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行动,全方位提升不同产业领域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为了使培训更加贴合实际需求,云南将全面摸清就业培训需求,精心建立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并形成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对于急需用工的企业,在进行阶段性生产任务培训、重大项目上马培训、定向劳务协作培训等情况时,可打破职业工种名称和职业标准课时的限制,为企业开展培训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在支持企业发展方面,《措施》也给出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支持企业积极申报职工岗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以岗位稳定和能力提升为导向,开展项目化培训。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可面向产业链企业职工开展项目化培训评价。同时,加大企业培训评价自主权,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培训内容、形式、时长、师资、考核评价方式等,使培训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此外,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设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申请备案为技能等级认定机构,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和就业“一站式”服务,符合条件的还可享受相应培训评价补贴政策。
《措施》还特别关注了脱贫劳动力群体。明确规定,对脱贫劳动力按规定参加培训的,补贴标准上调 20%,体现了对这一群体的关怀和支持。在培训效果评估方面,以培训后一定时间内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培训满意度等情况为重要标准,开展全面的培训效果评估。同时,加强培训就业跟踪调查服务,畅通培训对象、企业“双向”反馈渠道,将培训促就业成效作为机构评级、项目承接的重要考量因素,树立促进就业的培训导向,确保培训真正发挥提升劳动者技能、促进就业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云南省出台的《云南省关于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十五条措施》,该措施聚焦特色优势产业,规划 3 年开展职业培训 300 万人次以上,实施多个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行动,在培训需求摸底、企业支持、脱贫劳动力补贴和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都有具体举措,旨在满足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5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