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的相关情况,包括海淀区打造的“2+5+N”系列活动安排,以及今年主题日呈现出的整体规模提升、重磅嘉宾云集、科技前沿引领、创新成果涌现四个特点。
据来自人民网北京3月28日的消息(记者王震),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新闻发布会上,我们了解到,海淀区在今年规划打造了一场盛大的“2 + 5 + N”人工智能主题日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由2场核心论坛、5场专场论坛以及四类N场特色活动共同构成,活动时间从3月27日一直持续到31日,贯穿了整个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
从整体情况来看,今年的人工智能主题日具备四个显著特点:
其一,整体规模大幅提升。2025年主题日采用的“2 + 5 + N”活动框架,相较于以往,在核心论坛、专场论坛和特色论坛的数量上均有显著增加。预计活动期间将举行多达100场主题演讲以及20场圆桌对话,还会发布大约50项重磅成果。届时,将有超过4500名嘉宾和观众亲临现场参与活动,而论坛直播的观看人数预计将突破80万。主办方致力于把此次活动打造成一个规模宏大、规格高端、涵盖领域广泛且行业凝聚力强的特色平台。
其二,重磅嘉宾云集。本次主题日的17场活动吸引了众多领域的重要嘉宾。共计有顶尖学者、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代表、行业专家、人工智能企业代表等各类重要嘉宾60余人参与其中,其中外籍嘉宾占据了半数。这里面包括图灵奖、菲尔茨奖得主以及国内外院士20余名,还有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代表、国内外一流高校专家、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负责人,以及重点人工智能企业代表等。
其三,科技前沿引领。活动紧紧围绕AI大模型、具身智能、通用人工智能、数据跨境流动、未来互联网、6G等前沿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在医药健康、商业航天、自动驾驶、城市治理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展开。通过举办系列专业论坛和重大成果发布活动,邀请全球大咖进行研讨交流和思想碰撞,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其四,创新成果涌现。在主题日期间,国家相关部委、北京市将发布人工智能系列重磅政策和最新成果。同时,新型研发机构、人工智能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也会在这个舞台上发布一批原创前沿成果、权威研究报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纳入发布议程的约50项重大成果,将集中展示人工智能在技术、产业和生态方面的新成效和新布局。
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的活动安排及特点,该活动规模大、嘉宾阵容强大、聚焦前沿科技且成果众多,有望在人工智能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