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解读了科达制造2024年年报,分析了其海外业务的增长情况、成本上升问题,以及参股公司蓝科锂业盈利贡献减少的原因,还提及了公司锂电相关业务的现状和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的考核目标。
从科达制造2024年年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海外业务的迅猛发展。从地区分布来看,国外业务营收高达80.20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37.95%,在总营收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3%。就拿公司在非洲的布局来说,截至目前,科达制造在非洲六国一共拥有10个工厂,已经投入运营的有19条建筑陶瓷生产线、2条洁具生产线以及2条玻璃生产线。在2024年,建筑陶瓷产品的产量超过了1.7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了约17.62%。
然而,随着海外建材项目的不断拓展、海外建材业务总部管理框架的搭建,以及公司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管理费用大幅提升,达到了11.08亿元,同比增加了30.32%。与此同时,公司海外业务的营业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达到了55.86亿元,同比增加了46.53%。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公司整体营业成本达到了93.30亿元,同比增长35.98%,明显高于营收的增速。
蓝科锂业对公司的盈利贡献仅2.33亿元
公司盈利出现腰斩的主要原因,还是参股公司蓝科锂业的盈利贡献大幅减少。
早在2017年,科达制造在原有负极材料相关业务的基础上,参股了盐湖提锂企业蓝科锂业48.58%的股权。目前,蓝科锂业具备4万吨/年碳酸锂的产能,是国内盐湖提锂领域的主要企业之一。
在2024年,蓝科锂业的碳酸锂产量约为4.00万吨,销量约为4.16万吨,库存量为0.11万吨,产销量与上一年相比都实现了较好的增长。但是,由于碳酸锂价格持续低迷,蓝科锂业的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在报告期内,蓝科锂业实现营收30.74亿元,净利润5.35亿元。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业绩大幅减少超过80%,这也使得其对科达制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与上年同比减少超过10亿元。2024年,蓝科锂业对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贡献仅仅为2.33亿元。
除了投资蓝科锂业之外,科达制造的锂电相关业务还涵盖了负极材料和锂电装备。负极材料业务主要以子公司福建科达新能源及其子公司为经营主体,目前已经基本具备9万吨/年石墨化的产能。同时,公司在2022年通过子公司全面开启了核心机械设备在锂电行业的配适性应用,主要是基于锂电材料的烧结环节,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的生产以及锂云母提锂提供烧结装备等。不过,由于锂电材料行业产能过剩,公司负极材料产能规模化释放,虽然该业务板块营收有所增加,但盈利能力却面临较大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年报发布的同时,科达制造还披露了《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公司给出的考核目标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公司今日股价上涨的催化剂。
根据公告内容,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考核目标是以2024年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为基数。2025年、2025 - 2026年、2025 - 2027年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分别累计增长20%、165%、340%,只要其中一项完成就算达标。
通过测算可以得知,2025年 - 2027年,公司的营收目标分别为151.2亿元、182.7亿元、212.94亿元,扣非净利润目标为11.05亿元、13.36亿元、16.11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盈利有望在连续2年下滑之后,重新回到增长的轨道。实际上,在年报中公司也明确给出了2025年的经营计划,销售收入目标设定为150亿元。
本文对科达制造2024年年报进行了全面分析,其海外业务虽有增长,但成本上升明显,参股公司蓝科锂业盈利贡献大减,锂电相关业务也面临产能过剩等问题。不过,公司发布的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考核目标展现了未来盈利增长的预期,若能实现,有望扭转盈利下滑的局面。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