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春季糖酒会期间,A股酒业2024年ESG报告陆续发布的情况,重点剖析了甘肃白酒龙头金徽酒发布的《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包括报告编制参考标准、存在的问题如年度碳排量缺失等,以及报告中的亮点和公司未来规划。
在热闹非凡的春季糖酒会期间,A股酒业2024年的ESG报告正接连亮相。
3月22日,甘肃白酒界的领军企业金徽酒(603919.SH)正式发布了《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金徽酒对外公布的第九份ESG/社会责任年度报告。
尽管金徽酒并不在交易所圈定的ESG强制披露的酒企范围之内,但它却是A H股39家酒企中较早交出2024年度ESG报告的企业之一。
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金徽酒的这份《报告》内容更加丰富,数据披露的维度也有所拓展。不过,酒业ESG披露存在的共性短板依然较为明显。
3月26日,金徽酒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方式,目前采用的是内部碳排放核算。在《报告》中,我们仅披露了减排量数据。对于全口径披露,我们期待行业能够出台统一的标准规范。”
参考十项ESG披露标准
金徽酒此次《报告》的编制采用了“多标”策略,参考了八项披露标准。一方面,依据三大交易所出台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以下分别简称为《指引》《指南》),同时结合上交所此前披露的ESG三年行动方案进行报告编制;另一方面,还参考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标准》(GRI Standards2021)。
金徽酒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报告》编制还参考了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酒类企业ESG披露指南》《酒类企业ESG评价指南》两项团体标准。“酒协的这两项团标仍处于试行期,在合规要求下,我们没有将其写入今年《报告》的编制准则中。”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这两项团体标准已于202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一位深度参与国际准则制定的人士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ESG报告编制参考标准过多,会给企业带来混乱和负担。作为A股上市公司,应该以《指引》《指南》为准来披露ESG报告,其中《指引》就像是考纲,《指南》则如同教科书。
年度碳排量缺失
虽然金徽酒在应对气候变化模块披露了气候风险分析和减碳管理举措,并且在环境绩效处披露了减少碳排放量2519.47吨,但是截至目前,它尚未公布年度总碳排放量以及细分的范围1、2、3排放量。
金徽酒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未披露碳排放总量的原因之一是行业缺乏统一核算标准。在白酒行业中,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方式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计算标准,这就导致难以进行历史数据回溯与横向对比。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公司安全环保部门虽然已经开展了内部碳排放核算,但目前仅在《报告》中披露了减排量数据。我们期待监管部门能够出台统一的标准规范,以实现全口径披露。目前我们仅公开了减排量,未来会推动数据口径与行业对齐。”
报告的变化与亮点
对比金徽酒2023年度的ESG报告,记者发现,2024年《报告》的页数从38页增加到了53页,实质性议题也增加了3项环境类议题,包括“气候变化应对”“可持续包装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供应链”。同时,社会类议题删去了“产品质量”,并且首次披露了水资源管理指标定量数据。
其中,“可持续包装与循环经济”是2024年《报告》中新增加的重要议题。不过,记者注意到,《报告》针对这一议题披露的篇幅较少,也缺乏定量数据支撑。
金徽酒内部人士回应称,《报告》需要平衡内容重点,公司在可持续包装领域的实践措施相对完善,但并未完全对外呈现。未来,公司将继续探索可持续包装与循环利用。例如,金徽酒成立的环保科技公司,对于包材使用涉及的塑料包装膜都会通过该公司进行循环利用处理。
水资源利用是交易所《指引》和酒协团标中共同涵盖的指标。金徽酒在2024年首次公布了水资源使用绩效表,数据显示,水资源使用量为754023.5m³,水资源消耗强度为1.86m³/万元,节水率为2.88%,中水回用率为20.28%,回用水占总用水比例为16.56%。
金徽酒内部人士表示:“公司更新了ESG指标体系库,发现ESG环境治理中,水资源管理属于行业关注度较高的指标,因此今年对应披露了相关水资源治理优化的措施数据。”金徽酒在酿酒车间冷却水回收、锅炉用水系统优化及供水管网改造等领域同步推进节水措施。公司还实施了多项技术改造,一是对原有供水系统进行节能升级,引入高效节水设备;二是通过水处理工艺将生产废水转化为中水,用于厂区绿化灌溉,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本文围绕金徽酒2024年度ESG报告展开,介绍了报告编制参考多标准的情况,指出了年度碳排量缺失等问题,同时也提及报告在内容厚度、议题设置和数据披露方面的变化与亮点。金徽酒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实践和探索,但仍面临行业标准不统一等挑战,未来需在数据披露和可持续发展实践上持续改进。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