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厅、财政厅、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印发《湖北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实施办法(试行)》,并举行政策发布会。该办法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债权融资难题,通过强化五个“聚焦”来推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帮助企业获得融资。
近日,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财政厅以及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携手合作,联合印发了《湖北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实施办法(试行)》,并于3月25日专门举行了政策发布会。这一举措旨在破解科技型企业轻资产债权融资的难题,积极探索数据增信和财政增信双管齐下的有效途径,着重强化五个“聚焦”,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从而助力广大科技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凭借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价值,能够尽快获得“轻资产、宽信用、便利化”的融资支持。
其一,聚焦知识价值。相关部门充分挖掘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所蕴含的信用潜力,围绕企业的科技创新要素精心构建知识价值评价模型。该模型会对企业的创新人才、研发投入、研发活动、知识产权、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品牌这7个关键指标进行全面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并支持银行机构运用评价结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线上、纯信用、优利率”的授信支持。具体而言,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单笔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其二,聚焦科技企业。此次政策将符合国家统计局五类科技产业分类标准的企业,也就是全省多达28.5万家的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政策支持的范畴,真正实现了全省科技型企业政策支持的“零门槛”,让更多科技型企业能够受益于这一政策。
其三,聚焦数智赋能。依托“智慧大脑”平台,积极建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管理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将为科技型企业和银行机构提供知识价值信用评价、贷款业务开展以及风险补偿等一系列相关服务。同时,加强对信贷业务流程的跟踪监测,减少不必要的备案和审核环节,使得整个贷款流程能够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其四,聚焦风险共担。省市两级财政按照1:1的比例共同建设风险补偿资金池,对于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本金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并且将熔断模式设定为风险补偿熔断,明确贷款风险警示和暂停补偿受理的不良贷款率上限分别为5%和8%。此外,还会对贷款企业叠加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全方位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
其五,聚焦协同联动。采取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的科学模式,面向全省银行机构开放。同时,在全省17个市州同步启动实施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组建起省市两级运营管理机构主抓、银行机构主推的工作体系,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大力协同推进政策的落实。
本文介绍了湖北省出台的《湖北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实施办法(试行)》,该办法通过聚焦知识价值、科技企业、数智赋能、风险共担和协同联动五个方面,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为科技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解决轻资产债权融资难题,全力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