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的朝来农艺园的景象,展现了在新质生产力助力下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的转变,介绍了园区采用的系统和设备,以及园区获得的相关荣誉,还通过多幅图片展示了农艺园的日常场景。
当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的朝来农艺园宛如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徐徐展开。走进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瞧,那不知疲倦的机器人“农民”正穿梭在作物之间,熟练地进行着喷药和采摘的工作;再看那分布在各个角落的环境传感器,它们如同不知疲倦的小卫士,24小时在线,实时收集并上传着作物生长的各项数据。在新质生产力这一强大引擎的助力下,曾经传统的农业模式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逐渐转变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数字农业。
该园区在科技的加持下,采用了多类型温室全国产化数字设备集成系统和数字农业综合管理系统。这里面可是集成了采集器、控制器、环控设备、水肥设备等多达2000多套数字化设备。这些设备就像是一个精密的网络,相互协作,实现了温室内光、温、水、气、肥等作物生长要素的智能环控。有了这样的智能管理,作物就如同生活在一个“理想家园”里,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从而保障了作物的优产优质。
朝来农艺园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始建于1996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在2021年进行了升级改造,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管理,被批准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到了2023年,更是凭借其在生态农业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突出表现,被认定为“国家级生态农场”和“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3月18日,市民们在朝来农艺园的温室内尽情享受着采摘新鲜蔬菜的乐趣。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仿佛与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融为一体。
同样是3月18日,智能化水肥控制设施静静地矗立在那里,默默地为作物提供着精准的养分。它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营养师,根据作物的需求,精确调配着水肥的比例。
这一天,朝来农艺园的工作人员在数字化温室内专注地进行着无土栽培蔬菜品质检测。他们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操作,确保了每一份蔬菜都能达到高品质的标准。
无土栽培的番茄在数字化温室里茁壮成长,它们色泽鲜艳,果实饱满。3月18日拍摄到的这些番茄,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数字农业的丰硕成果。
智能水肥机器人在无土栽培的番茄片区内忙碌地工作着。它灵活地移动着,精准地为番茄提供着所需的水分和养分,成为了数字农业时代的“新农民”。
3月18日,朝来农艺园温室外景展现在人们眼前。那现代化的建筑和充满生机的绿色植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数字农业的美好未来。
本文介绍了初春时朝来农艺园在新质生产力助力下从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变的情况,阐述了园区采用的先进系统和设备保障作物优产优质,还提及了园区获得的荣誉,并通过多幅图片展示了农艺园的日常活动和景象,展现了数字农业的生机与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