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近期福建、安徽等地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考察的现象,阐述了浙江在科技创新和营商环境建设方面成为各地学习榜样的情况,分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其他地区学习浙江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一直以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府都是各级党委、政府着重强调的重要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重视学习的价值,积极倡导向先进看齐、向榜样学习。
在近期,浙江凭借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建设方面的卓越表现,成为了各地党政代表团纷纷学习的热门对象。各地党政代表团纷纷踏上前往浙江的学习之旅。
3月26日,福建省党政代表团来到浙江进行学习考察。在杭州,代表团依次考察了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未来科技城展馆、阿里巴巴杭州全球总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以及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等。通过这次考察,进一步深化了两地之间的互学互鉴,拓展了交流合作的空间。
拓展交流合作。3月26日,福建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考察。 图片来源:东南网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近期迎来的省级党政代表团并非只有福建这一个。仅仅在一周前的3月19日,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省长王清宪就率领安徽省党政代表团奔赴浙江学习考察。当天,代表团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未来科技城展馆,详细了解了当地的产业布局、重点项目等情况,还听取了DeepSeek、宇树科技、游科互动、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等企业的发展介绍。
3月19日,安徽省党政代表团参观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未来科技城展馆。图片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这六家企业正是今年因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而备受瞩目的“杭州六小龙”。
福建和安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建设方面都有着突出的表现。此次两省党政代表团先后前往浙江学习考察,充分体现了一种比学赶超的积极进取精神。
当前,以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一变革正在急剧重构各地的产业布局、经济总量排序以及未来竞争力等。
在这一波浪潮中,浙江无疑是“标兵”。无论是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还是在引以为傲的营商环境建设方面,浙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其他地区在学习浙江、追赶浙江甚至希望成为浙江的过程中,更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其一,要处理好“因”与“果”的关系。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兴起是显而易见的“果”,而背后的“因”则是有效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如果颠倒“果”与“因”,认为只要规划好人工智能产业园、成立相关人工智能公司,“独角兽”企业就会大量涌现,那可能会大失所望。
其二,要处理好“表”与“里”的关系。在合影时将企业家推向C位、开大会时请企业家坐到主席台,这确实是尊重企业家、礼遇企业家的一种表现,但这只是“表”。真正尊重企业家、礼遇企业家的“里”在于重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切实做到“政府服务‘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政策兑现‘说到做到、直达快享’,不遗余力支持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发展,努力实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其三,要处理好“权宜之计”与“久久为功”的关系。改善当地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氛围,这绝不是“权宜之计”。如果认为改善营商环境、进行产业战略布局只是一时之事、随性之举,那么就很难在激烈的省际竞争和国际竞争中取胜。任何产业战略要落地生根,都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努力。如今看到的“累累硕果”,可能早在十年前甚至二三十年前就已经种下了“第一粒种子”。
由此可见,如何学、学什么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本文围绕福建、安徽等地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考察的现象展开,展现了浙江在科技创新和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榜样作用。强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其他地区学习浙江时要正确处理“因”与“果”、“表”与“里”、“权宜之计”与“久久为功”的关系,明确学习方法和内容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4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