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佛山南海的机器人产业,深入报道了当地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华数机器人产业园的场景切入,介绍了南海形成的完备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华数机器人完整的发展链条和即将建成的科创园。还讲述了部分机器人企业的跨界发展案例,如汇博机器人和非夕机器人,最后探讨了佛山机器人产业在全国的位置和发展方向。
在一片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的宽敞厂房内,一个个灵活的机器人正挥舞着手臂,在先进的控制系统精准指挥下,一丝不苟地测试着极限条件下的精准度。过百台机器人整齐划一地进行集体测试,那场面仿佛是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部队,气势恢宏,尤为壮观。这其实只是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华数机器人产业园里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场景。而在狮山,这样充满科技感和工业魅力的场景,早已屡见不鲜。
近日,佛山市精心组织媒体对机器人产业开展了一次深入的走访调研。记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在佛山南海,从专业的研发团队、零部件的稳定供应,到机器人本体的生产制造,再到集成系统的构建,早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凭借佛山市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以及大湾区庞大的机器人市场需求,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佛山南海逐渐摸索并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自主可控”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
实际上,华数机器人有着深厚的研发背景,它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的科研实力,并且在过去10年始终秉持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招才引智方略。依托战略协同单位——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华数机器人在佛山已经构建起了从研发、中试到批量生产、市场化的完整产业发展链条。自2022年起,华数机器人更是投资5亿元建设南海智能机器人科创园,目前该科创园即将建设完成。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产业化中心负责人周伟娜介绍说,科创园通过建设“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核心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将会形成“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操作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工业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服务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工厂自动化集成及智能制造服务”四大产业链。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这里将被打造成为一个集机器人创新研发中心、机器人产业龙头集群、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机器人双创基地于一体的新型科技园区,助力大湾区打造高质量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从研发环节的精心钻研,到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再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华数机器人立志要真正“扎根”在佛山南海这片土地上,让机器人产业成为一个“搬不走”的产业集群,在这里深耕细作,蓬勃发展。
“工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是我们未来要重点发展的方向。”杨林坚定地表示。华数机器人打算在视觉和力控算法方面大力推动创新,继续在工业场景领域精耕细作,致力于打造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工业机器人。同时,杨林也提醒道:“目前制约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依旧源于创新不足。每一次创新的突破,带来的都是细分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也只有创新才是摆脱低价竞争的最终路径。”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的专业人才更倾向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拓展,真正从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结合的高科技人才依然十分紧缺。“我们要引导更多人工智能高科技人才将目光瞄准工业场景的拓展,这将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杨林补充道。
跨界发展:用创新实现机器人市场“质变突围”
在实际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往往并非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然而,凭借强大的产业基底和优秀的人才团队,不少机器人企业也积极寻求突破,纷纷跨界转型至服务业,或将长远目光瞄准包括服务业在内的更广阔领域。同样扎根在佛山南海的汇博机器人就是近年来将服务领域转向服务业的典型成功案例。
据了解,成立于2013年的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汇博”)最初依靠无动力关节臂技术切入陶瓷卫浴行业。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进入震荡调整期,陶瓷卫浴等家装行业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面对市场的这种变动,广东汇博依靠其设立在佛山的专业研发团队对公司业务进行了成功转型,为客户提供智能仓储物流、智能产线、光伏电站智能运维、火车车厢余料清扫、数字孪生等整体解决方案。“目前我们开发的光伏智能清洁机器人及其运维系统,不但极大提高了光伏板的清洁效率,更避免了在山地等复杂地形进行人工清扫的危险性。”广东汇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3年以来,该公司光伏智能清洁机器人及运维系统的销售增长率高达30%,2024年企业实现销售额突破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同样位于南海狮山的佛山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非夕机器人”)自2016年成立之初就制定了长远规划,要从工业场景延伸到生活场景,积极促进通用智能机器人在食品、农业、商业消费、家居、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依托来自斯坦福大学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核心团队,公司研发的自适应机器人通过高精度力控技术和实时环境感知(如机器视觉、传感器反馈),能够灵活应对不确定、非结构化的复杂场景。例如,在充电枪插拔或压缩机气缸安装中,自适应机器人可动态调整力度,避免设备损伤。此外,通过极致力控能力和层级式AI智能算法,非夕的机器人可模仿中医技师手法进行理疗,还可以做心脏超声检查,并且兼具安全性与远程操作能力。“非夕机器人自研发初期就结合了人工智能,将研发方向聚焦在仿人化技术路径上,让机器人工作得更像人,从而实现更加通用智能的机器人。”非夕机器人相关负责人表示。
“非夕机器人选择在2019年落子佛山,佛山机器人产业的优势在于全产业链支撑、制造业场景驱动、政策与资本协同、技术创新生态及区位开放合作。”非夕机器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佛山是非夕目前全球唯一的生产基地。非夕所研发行业领先的自适应机器人全部在佛山组装生产完成。此外,公司也在佛山精心培育了一支靠近生产端的研发设计团队。“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AI融合技术的突破,我们认为佛山有望在工业机器人本体产量、智能应用场景等方面进一步巩固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链的重要节点。”
拥有完整的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佛山的机器人产业在全国机器人产业版图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呢?佛山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高辉表示,目前,佛山机器人产业与省内的东莞,以及长三角的苏州、常州等地同样处于国内第二梯队上游的水平。“佛山并不需要拘泥于上述排名,而是要立足于佛山作为工业大市对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切实帮助企业获得更多资金,争取更好地发展。”他强调说,只有企业发展得好了,才能在招才引智领域有更大的投入,真正吸引到人才的加入,最终通过创新实现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围绕佛山南海机器人产业展开,展现了其完善的产业链及发展成果。华数机器人构建了完整发展链条,将建成科创园助力产业升级。部分企业跨界发展,如汇博转型服务业、非夕拓展生活场景应用。佛山机器人产业处于国内第二梯队上游,未来需立足需求、吸引人才,以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