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辰储能赴港上市,新能源储能企业全球化新征程开启,2025 海辰储能赴港,新能源储能市场格局或生变

本文聚焦国内储能企业在港股市场的发展动态,重点介绍了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赴港上市的情况,包括其发展历程、产品、市场排名、业绩表现、融资情况等,还提及了该公司上市募资的用途及面临的不确定性。

在国内新能源及储能企业积极迈向全球化与高端化的进程中,港股市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宛如企业前行所需的“粮草”与搭建发展的“桥梁”。正因如此,港股市场已然成为国内储能企业激烈角逐的新战场。

自 2025 年起,赴港上市的储能企业队伍持续壮大。2025 年 3 月 25 日,此前就传出要赴港上市消息的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储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计划登陆港交所主板。此次的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农银国际及中银国际。

其实,早在 2023 年 7 月,海辰储能就曾与华泰联合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向厦门证监局提交了 A 股上市辅导备案。不过,后来其最终终止了 A 股上市的筹备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海辰储能成立于 2019 年,是一家极具潜力的新兴储能企业。该公司专注于提供以储能电池和系统为核心的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在产品研发方面,海辰储能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在短短四年时间里,就开发出了多款储能专用电池,比如 280Ah 储能电池、314Ah 储能电池、∞Cell 587Ah 储能电池、∞Cell 1175Ah 长时储能电池、∞Cell N162Ah 钠离子储能电池等;同时,还推出了 5MWh 液冷储能系统、∞Power 6.25MWh 2h/4h 储能系统等多款储能系统。

根据灼识咨询的相关资料,以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来计算,海辰储能在 2024 年的全球储能市场中排名第三。2024 年,海辰储能的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了 35.1GWh,从 2022 年至 2024 年,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167%。

海辰储能赴港上市,新能源储能企业全球化新征程开启,2025 海辰储能赴港,新能源储能市场格局或生变

图片来源:招股书

从业绩表现来看,在 2022 年至 2024 年期间,海辰储能的营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分别为 36.15 亿元、102.02 亿元和 129.17 亿元;毛利也随之增长,分别为 4.10 亿元、12.38 亿元和 23.09 亿元。盈利情况方面,2022 年和 2023 年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年内盈利分别为 -17.77 亿元、 -19.75 亿元,而到了 2024 年则实现了盈利,达到 2.88 亿元。

从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毛利率来看,2022 年至 2024 年分别为 11.3%、12.1%和 17.9%。整体而言,海辰储能成功实现了业绩扭亏为盈,但近三年来累计亏损仍达到 34.64 亿元。

对于一家仅仅成立 6 年的企业来说,海辰储能可谓是起点颇高。自成立以来,海辰储能累计完成了 4 轮融资,总融资规模高达 80 亿元人民币。其投资方阵容强大,包括峰和资本、朝希资本、农银国际、众远投资、经纬创投等数十家机构。

目前,海辰储能成立时间尚短,近三年才刚刚开始盈利。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表明,很难依据当下的财务表现来准确评估海辰储能的业务前景。未来,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绩增长情况,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招股书中明确表示,海辰储能 IPO 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多个关键方面。一是提升储能电池的产能,以满足下游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二是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巩固其在储能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三是搭建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以此支持海外扩张战略;此外,还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本文介绍了港股市场成为国内储能企业新战场的背景下,海辰储能赴港上市的情况。详细阐述了该公司的发展历程、产品成果、市场排名、业绩表现和融资情况,指出其虽实现扭亏为盈但仍有累计亏损,且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海辰储能此次赴港上市,若能合理运用募集资金,有望在储能市场进一步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4319.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