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归来,美欧关系动荡,多极秩序重塑全球,特朗普再执政,美欧同盟裂痕加深,多极世界大势难挡

本文聚焦特朗普重新执政后美欧同盟关系的变化,探讨多极世界格局下美国及西方的困境与挑战,分析国际秩序的演变及未来走向。

特朗普重新执政以来,美欧同盟关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特朗普秉持“美国优先”政策,试图以此解决国内问题,然而这一政策的有效性着实令人怀疑,更给欧洲盟友带来了巨大压力。多年来,欧盟一直紧紧追随美国,逐渐丧失了战略自主能力,沦为西方衰落的牺牲品。美西方部分政客对多极化世界秩序崛起的历史大势视而不见,依旧固执地妄图挽救其逐渐失去的霸权地位,内心的盲目自大和优越感让他们难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特朗普归来,美欧关系动荡,多极秩序重塑全球,特朗普再执政,美欧同盟裂痕加深,多极世界大势难挡

如今,即便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也终于意识到世界各国之间的力量平衡已经发生改变。这种认识尤为重要,因为它来自新上任的美国总统。要知道,美国作为西方世界最重要的一极,在过去80年里一直是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说他们“后知后觉”,是因为许多观察家和学者早已洞察到这一趋势,并提出要适应这些变化,呼吁加强与中国、俄罗斯、印度和伊朗等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合作,更积极地参与“金砖 ”、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新兴的、非西方主导的国际机制。同时,他们还指出应摒弃集团对抗的思维逻辑。

美国及其传统盟友一样,正被迫适应一个新的世界。原因很简单,美国已无法随心所欲地操控世界。因此,在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内,我们将见证多极世界的进一步巩固,同时也会看到特朗普本人的自相矛盾和不可预测,这一点我们早有心理准备。

在我看来,这位白宫新主人虽怀揣“让美国再次伟大”的雄心壮志,但在很大程度上不切实际。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可笑之处在于,它源于对美国“衰落”的认知。这种“衰落”不仅体现在新国际秩序的出现,更体现在美国过去拒绝改变,试图维护正在失去的霸权,逆历史潮流而动所犯下的战略失误。

例如,乌克兰危机持续至今,西方不仅未能孤立俄罗斯,反而使自己被世界其他地区孤立。这是因为新的国际秩序已然出现,而他们却视而不见。

这些被称为“地缘政治板块”的深刻变化,早就应让西方摒弃霸权主义、帝国主义和至上主义逻辑。这些逻辑植根于欧洲中心论、普世论,以及后来盎格鲁 - 撒克逊人的“救世主”论。正是基于这些逻辑,西方主导全球秩序长达数百年,但如今,这个时代已然终结。

就全球经济权重而言,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截至2023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占全球GDP的18.75%,而美国仅占1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和基于生产的方法,而非基于支出的方法来统计GDP,中国的数据优势更为明显。事实上,从国际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在工业生产、国际贸易和技术发展方面已连续多年领先美国,在绿色科技领域,中国更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领导者。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特朗普在就职典礼当天发表的有关劳动力市场、贸易和战争的言论才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想要“收复失地”困难重重,甚至几乎不可能,除非它以更“凯恩斯主义”的逻辑重新审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将社会凝聚力和正义置于政治行动的核心。否则,鉴于美国当前社会分裂、经济不平等以及国会中根深蒂固的个人利益矛盾,它很难成就大事。

早在至少20年前,就有人预见到国际体系将发生彻底变革。这一体系已从自由的、单极秩序(或局限于世界一小部分地区的有限多极秩序)转变为新的、扩大的多极秩序,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都成为这一框架中的一极。

美国公开支持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种族屠杀行动,甚至自身就是共谋,这让西方本就摇摇欲坠的国际正当性彻底丧失。

然而,傲慢自大和盲目的优越感依旧占据着西方政治权力的核心。认识到世界正在发生变化固然必要,但仅靠这种认识不太可能催生适应变化的新文化和政治范式。

要实现持久的和平共处,为全人类利益服务,唯一的途径是对话、合作与相互尊重。这将是特朗普新政府面临的真正挑战。他们或许以为能迅速解决根深蒂固的历史问题,然而他们惯用的不过是商业战略以及某种程度上早已过时的方法,比如在竞争对手中寻找“敌人”,而非促进平等国家间的更大合作。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帝国主义“基因”及其自认为是“救世主”的观点,能在短期内扭转吗?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但我认为希望渺茫。因此,国际体系的变革将继续充满矛盾。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第一个月已暴露出美国和欧盟之间的裂痕日益扩大,这一点谁都能预见,唯有欧洲那些所谓的“领导人”却浑然不觉。这种裂痕将在安全和国防事务,以及经济和贸易政策方面显现出来。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我们就曾讨论过这个问题,而此次新一届政府的新重商主义和孤立主义姿态更为明显。

特朗普最初的外交政策行动看似迅速而有力。虽然他的政治议程主要是为国家精英服务,但从表面上看,其政策似乎确实是为了推动国家的再工业化,扩大国内就业。全面加征关税,同时为国内企业和工人减税,并降低能源成本的想法,正是在这个框架内提出的,当然,其有效性仍有待观察。

在这种情况下,减少对欧洲的军事支持似乎变得“合理”。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省资源,从乌克兰的原材料储备中获益,还能将精力更好地集中在“印太”地区,并与俄罗斯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试图破坏中俄伙伴关系(虽然这注定是徒劳的)。与此同时,欧盟内部显然存在分歧,外交上软弱无力,无法构建真正的战略自主。如今,人人都能看出,欧洲已沦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小透明”。

过去30年里,欧盟逐渐放弃了政治和战略自主,坚定不移地支持美国。它基本一直遵循美国的地缘政治议程,甚至不惜牺牲自身利益帮助美国,在乌克兰与俄罗斯打代理人战争。然而,如今美欧双方的利益分歧愈发明显。欧洲处于“美帝国”的边缘地带,不得不首当其冲地承担西方衰落的代价。

过去,西方国家将非西方大国称为现有世界秩序的“修正主义国家”,它们“修正”的是所谓的“基于规则的秩序”。然而现在,美国成了真正的“修正主义大国”,因为世界已进入多极秩序下的“后西方”时代,而美国仍一味强调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特朗普归来,美欧关系动荡,多极秩序重塑全球,特朗普再执政,美欧同盟裂痕加深,多极世界大势难挡

本文深入分析了特朗普重新执政后美欧同盟关系的变化,指出多极世界格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美国试图维护霸权的政策难以奏效,欧盟因丧失战略自主沦为西方衰落的牺牲品。国际体系变革充满矛盾,西方国家需摒弃旧有逻辑,通过对话与合作实现和平共处。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3985.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