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盛世华章 艺剪枫彩——‘枫林杯’长三角剪纸大赛颁奖仪式暨获奖作品长三角巡展启动仪式”展开,介绍了大赛成果、枫林街道在非遗传承与发展上的理念及举措,展示了非遗剪纸在新时代的创新实践与破圈发展。
3月24日,一场极具文化魅力的活动——“盛世华章 艺剪枫彩——‘枫林杯’长三角剪纸大赛颁奖仪式暨获奖作品长三角巡展启动仪式”,在充满书香气息的徐家汇书院盛大举行。
此次大赛面向广大剪纸爱好者广泛征集作品,共收到了500余幅投稿。这些作品就像是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精神融合的大门。它们不仅精准地传承了传统剪纸技艺的精妙之处,那细腻的刀法、精美的图案,无不展现着先辈们流传下来的智慧;还巧妙地融入了时代精神,以创新的表达形式,展现出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经过评委团专业、严格的评选,最终脱颖而出的有金奖5幅、银奖10幅、铜奖14幅、创意奖5幅,另外还有40余幅作品获得入围奖。大赛评委组代表、“上海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奚小琴感慨地说:“这些作品,从剪纸独特的‘刀味纸感’技艺精髓,到‘以剪映世’的深厚文化内涵,就像一本本生动的文化教科书,为现场观众揭示了长三角非遗剪纸艺术的精神密码。”
组委会主席、徐汇区枫林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沈佩青表示,枫林街道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剪纸”的传承与保护单位,一直以来都坚守着“文化铸魂、创新赋能”的发展理念。就像一位勤劳的园丁,枫林街道积极推动剪纸艺术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让剪纸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展品,而是走进了千家万户。同时,街道还主动将剪纸艺术融入现代文旅产业,努力实现非遗艺术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破圈”融合,让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非遗要实现破圈发展,创造性实践与转化是必不可少的法宝。在活动现场,一个个精彩的创意表演让人眼前一亮。其中,剪纸镂空云肩长裙惊艳登场,伴随着大气磅礴的音乐,模特们身着精美长裙,迈着优雅的步伐缓缓走来,仿佛时间都为之静止。这一展示让原本静态的剪纸技艺化作了流动的时尚语言,赋予了传统艺术现代的活力,就像给古老的剪纸艺术插上了一双时尚的翅膀。此外,徐汇区Aca Dreamer人声乐团带来的《越剪越绮丽》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他们创新性地将非遗剪纸这一视觉艺术转化为听觉艺术,以阿卡贝拉形式打破了传统艺术的边界,通过人声合唱的感染力传递着文化记忆,让观众在美妙的歌声中感受到了非遗剪纸的独特魅力。
据悉,近年来,枫林街道从三个重要方面精心布局,构建了“非遗 +”融合生态。在文化维度上,街道推动非遗剪纸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例如将非遗剪纸与二十四节气纳入社区美育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就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非遗的种子。在产业维度上,街道搭建了政企合作平台,把剪纸设计融入服饰、游戏等现代产业,让非遗剪纸在现代商业中找到了新的生存土壤。在区域协同维度上,街道依托长三角剪纸大赛实现资源共享,以上海为核心辐射江南文化圈,让非遗剪纸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这种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既响应了国家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战略,又为城市更新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当剪纸艺术从展柜走进商圈、从作坊登上世赛舞台,非遗不再只是被保护的遗产对象,更成为了激活城市经济、塑造文化认同的关键介质,助力城市谱写“文旅商体展”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本文通过介绍“枫林杯”长三角剪纸大赛及相关活动,展现了上海剪纸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大赛作品传承与创新兼具,枫林街道在非遗传承与发展上理念先进、举措多元,通过创造性实践与转化,让非遗剪纸实现破圈发展,构建了“非遗 +”融合生态,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动力,推动了“文旅商体展”的协同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3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