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新契机:休假权益保障开启消费新格局,打破消费困局,休假与增收双管齐下

国家六部门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展开,阐述了保障休息休假权益对优化消费时空格局、释放家庭消费潜力的重要意义,同时分析了当前消费面临的问题以及《方案》在促进居民增收减负等方面的举措。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将“保障休息休假权益”当作重要的着力点,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具体包括强化带薪年休假制度,确保劳动者能够享受到应有的休息时间;鼓励弹性错峰休假,让劳动者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假期;甚至还探索推行中小学春秋假等。通过这些措施,推动劳动者的“时间革命”,进而优化消费的时空格局,充分释放家庭的消费潜力。

顶端新闻评论员深入分析后指出,当“家庭可支配时间”从碎片化逐渐转变为系统化时,“体验经济”将会展现出多元的消费潜力。想象一下,家庭成员有了连续且充足的时间,就可以一起去体验各种消费项目,如旅游、文化活动等。而且,当劳动者不再被“不敢休”“不能休”的焦虑情绪所困扰时,消费市场也将迎来结构性的变革。劳动者能够安心休假,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情去消费,从而带动消费市场的繁荣。

实际上,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本质上是在为居民消费打造“时间基础设施”。就如同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能促进物流运输一样,保障休息时间能为消费创造良好的条件。

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报告显示,全国夜间消费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广州、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和长沙。以成都市为例,它的夜间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京沪深。在成都,夜间消费的高峰时段集中在18:00 - 19:00,而夜间消费的主力人群是30 - 35岁的职场中坚力量。在这个时间段,像灯光秀、深夜剧场、24小时健身房、夜间自习室等新兴的消费业态,都需要消费者有完整的时间段去体验。

我们不禁要思考,如果上班族连充裕的下班时间都没有,又怎么能够愉快地进行“夜消费”呢?如果我们放任加班文化肆意侵占家庭的闲暇时间,那么又如何去刺激夜间经济、周末短途游等消费潜力呢?这些问题都凸显了保障休息休假权益对于消费的重要性。

不过,要想真正从“时间匮乏”转变为“消费丰裕”,还需要打破“收入不足不敢花、时间短缺不能花、供给单一不愿花”的循环。与以往大多聚焦于“生产端”“供给侧”的消费政策不同,此次《方案》着重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具体措施包括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科学合理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让居民的收入有实实在在的增加。

在今年,有一系列的举措在为促进消费助力。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这可以刺激居民更换新的消费品;667.4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各地就业创业政策实施,有助于稳定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稳股市、稳楼市首次在促消费文件中得到强调,增强了居民的经济安全感;大疆、美的等头部企业也革新举措反对“职场内卷”,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

通过约束“没班硬加”“无假可休”的现象,可以释放消费潜力;稳就业、促增收能让居民“兜里有钱”;稳股市楼市、减税降费可以增强居民的经济安全感。只有让居民“有闲”又“有钱”,居民消费的底气才会更足,消费预期才会更稳,消费信心才会更强。

消费新契机:休假权益保障开启消费新格局,打破消费困局,休假与增收双管齐下

本文围绕国家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论述了保障休息休假权益对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消费面临的困境,并指出《方案》在促进居民增收减负等方面的举措,强调“有闲”“有钱”才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推动消费市场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3243.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