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科创板公司董监高频繁变动,半导体与医药行业成重灾区,科创板公司高管变动频繁,半导体医药行业发展受考验

本文聚焦2025年以来科创板公司董监高的频繁变动情况,深入分析了涉及电子、医药、计算机等多个行业的变动案例,详细探讨了半导体和医药生物两大行业高管离职的原因及影响,包括行业发展、公司战略、个人因素等方面,同时还提及了行业整体环境和业绩表现对高管变动的作用。

今年以来,科创板公司董监高的变动情况较为频繁,这一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星矿数据统计,截至3月22日,在585家科创板公司中,有99家公司披露了高管辞职或岗位调整的信息。涉及董监高总人数超120人,这些公司广泛分布于电子、医药、计算机、国防军工等多个行业。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科创板公司高管层辞职人数增长了近一成。

高管变动的情况较为多样,其中既包括因个人原因或者其他缘由提出的离职、不再担任相关职务,也包括被聘任或续聘为公司核心人员(涵盖董监高、核心技术人员、证券事务代表等),还有被提名成为独董候选人、职工代表或监事等情况。

近百家科创板公司披露董监高离职公告

记者通过梳理近百家科创板公司的高管离职公告发现,从行业板块来看,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行业的科创板公司董监高离职人数位居前列。涉及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18家、17家和11家。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公司高管(包含董监高、核心技术人员、证券事务代表)集中变动的情况有所增多。燕东微、和元生物、华熙生物、大全能源、国科军工、德马科技、石头科技等公司日前均披露,有2位或以上的高管辞职。

在这些科创板公司的离职公告中,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以及董事会秘书的离职率最高,分别有28名、26名和20名。

分行业来看,年初至今,在近百家科创板公司董监高离职案例中,电子、医药生物两大领域的企业高管离职人数较多。

电子半导体行业是A股科创板上市公司董监高离职人数最多的板块。年初至今,包括华虹公司、燕东微、海光信息、晶合集成、和辉光电、华海清科、德邦科技等18家产业链公司均出现了高管离职情况,涉及半导体设计、设备、材料等多个环节,合计24名高管离职,其中总裁1名、董事长1名,董事10名、核心技术人员4名、其他高管8名。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国内各大药企人事更迭频繁。在科创板医药生物板块,包括毕得医药、百奥泰、上海谊众、康为世纪等17家企业公布了人事变动。需要留意的是,毕得医药、华熙生物、荣昌生物均有2位或以上的高管离职的情况。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分析指出,上市公司出现高管变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从公司发展角度来看,战略转型是重要因素;二是从经营层面看,若出现业绩大幅波动、公司控股权变更、内部矛盾等情况,董事会为了扭转局势,可能会更换高管;三是个人因素,其中年龄与退休是自然因素,高管到一定年龄选择退休,公司需选拔新人接替。

对于核心高管离职的影响,支培元表示:“高管在企业中扮演着决策者的角色,伴随着他们的离开,可能导致公司战略的变化或业务中断。尤其是高端研发人员流失,将对公司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带来不利影响。”

半导体:行业火热与人才离职率较高

去年以来,全球半导体市场迎来强劲复苏。据WST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6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6%,预估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12.5%,达6874亿美元。

2025年科创板公司董监高频繁变动,半导体与医药行业成重灾区,科创板公司高管变动频繁,半导体医药行业发展受考验

然而,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公司面临着高管流失的风险。记者注意到,在近一个月高管层职务生变的8家半导体公司中,因“个人原因”辞职的人数占比超六成,因工作调整等其他原因辞职的高管占比近四成。

3月18日,IDM半导体厂商燕东微发布公告,因工作调整原因,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剑锋及唐晓琦申请辞职。此前1月,该公司董事、总经理淮永进也递交了辞呈。

3月18日当天,燕东微董秘办人士表示,李剑锋及唐晓琦离职是因为工作职责变动导致的,是基于公司控股股东北京电控的整体战略安排部署。此外,淮永进离职,主要是其本人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不再续任。

“前述三人均不是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不涉及公司核心业务方向调整等,目前公司整体运营正常。”燕东微董秘办人士补充说道。

3月11日,半导体装备厂商芯源微公告披露,董事、副总裁兼核心技术人员陈兴隆因个人原因辞职,同时聘任赵乃霞为副总裁。

在此之前,3月10日,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宣布以16.9亿元收购芯源微9.49%股份,并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进一步增持以取得控制权。

芯源微董秘办人士表示,作为公司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陈兴隆离职跟北方华创收购公司控制权没有直接关系,属于正常人事变动,同时公司增补赵乃霞为公司副总裁。

3月8日,芯片设计龙头华润微也公告披露,该公司日前收到董事长陈小军提交的辞职报告,其因工作调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

华芯金通半导体智库创始人吴全表示,细分至半导体不同生产环节,其本土化进度不尽相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在市场环境中求得发展,不得不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审视和布局。

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情况下,行业龙头公司高管离职或变更,主要原因是业绩和战略不达预期所致。“整个半导体行业处在一个比较关键的节点上,过去几年的投资热潮背后,泡沫也开始逐渐显现。如何平稳过渡,对行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市场需要理性面对调整期,资本需要耐心,企业发展更要耐心。”

医药生物:部分企业坦言存在治理问题

除芯片半导体行业外,医药生物行业科创板公司也出现了董监高辞职人数较多的情况。

2025年科创板公司董监高频繁变动,半导体与医药行业成重灾区,科创板公司高管变动频繁,半导体医药行业发展受考验

3月17日,和元生物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韦厚良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CDMO技术支持部总监,其离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与此同时,公司新增认定刘素丽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和元生物先后已有由庆睿、袁可嘉、宋朝瑞等多位公司董监高相继离职。

针对上述情况,记者致电和元生物董秘办,其相关人士表示,“公司高管离职主要基于个人发展考虑,公司也会采取相应的人员补位。公司目前经营正常,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以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服务为主,相关订单需求稳定,产能利用率也在同步回升。”

近日,华熙生物也宣布管理层大调整。

3月19日,华熙生物发布公告,刘爱华因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不再担任副总经理;另外两位副总经理也有变动:徐桂欣与栾依峥不再担任副总经理,但仍将继续在公司工作。

同时,华熙生物聘任汪卉和相茂功担任副总经理,汪卉现任公司财务总监,相茂功为全球供应链平台执行主任。

此前,3月3日晚间,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在总裁办公会上表示,由于此前管理宽松,公司内部已滋生诸多弊病,提出要治理“腐败”、“收紧外包”等企业内部问题。

相比个别高管辞职,上市公司董监高“集体辞职”,亦或对公司治理及经营发展的稳定性带来不小影响。

记者注意到,上述两家公司高管变动的背后,也折射出企业经营业绩表现不佳。

根据和元生物、华熙生物公布的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和元生物实现归母净利润 -3.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亏损154.02%;华熙生物净利润1.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2.3%。

“目前行业上下游环境比较低迷,外加公司临港基地一期投产后,产能释放需要时间,折旧摊销成本等导致业绩出现下滑。”和元生物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

除企业自身原因,亦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医药生物行业高管频繁离职,可能与行业政策变革、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有关。

对于医药生物行业人事变动,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对记者表示,生物医药的投资周期一般较长,从研发到上市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属于典型的风险大、周期长、烧钱行业。”部分公司由于关键药物研发失败或临床试验未达到预期效果,导致研发投入无法转化为成果,不得不调整业务方向并“换血”。

本文详细报道了2025年以来科创板公司董监高频繁变动的情况,重点分析了半导体和医药生物两大行业的高管离职案例及原因。半导体行业虽市场火热但竞争激烈,企业战略调整导致高管变动;医药生物行业则受企业自身治理、业绩以及行业特性等因素影响,高管更迭频繁。这些变动可能对公司战略、业务及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相关企业需谨慎应对,以保障自身的稳定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2656.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