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商业航天:多型火箭首飞与发射场扩容,商业航天崛起:火箭首飞与发射场能力提升

本文围绕国家对商业航天的重视展开,深入介绍了我国商业航天企业在火箭技术研发方面的进展,如朱雀三号等多型火箭的首飞计划,还提及北京“火箭一条街”上企业的创新成果,同时讲述了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为应对高密度发射需求所做的扩容和能力提升举措。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要推动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安全且健康地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继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连续第二年被纳入其中。人们不禁好奇,国家为何对商业航天如此看重?我国的商业航天企业又都在开展哪些工作呢?

在北京顺义的一处试验场所,一场关于火箭着陆腿的试验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试验负责人王铭刚忙前忙后,仔细确认试验前各系统的准备情况。他向记者介绍,火箭装上着陆腿,是可重复使用火箭的重要标志。这个着陆支撑腿会在火箭回收过程中距离地面100米左右时展开,从而让火箭稳稳“站得住”。

探秘商业航天:多型火箭首飞与发射场扩容,商业航天崛起:火箭首飞与发射场能力提升

此次试验的着陆腿将应用于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为了这次试验,团队已经精心准备了半个月,而这已经是着陆腿的第32次试验了。

当试验准备启动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安装在墙上的这个“大家伙”上。

探秘商业航天:多型火箭首飞与发射场扩容,商业航天崛起:火箭首飞与发射场能力提升

王铭刚表示,目前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已经先后完成了百米级、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今年即将迎来它的首飞。

探秘商业航天:多型火箭首飞与发射场扩容,商业航天崛起:火箭首飞与发射场能力提升

除了朱雀三号,今年我国还将有多型可重复使用火箭实施首飞,像智神星一号、天龙三号等。这些火箭的首飞将有助于降低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的成本,同时加快其建设速度。

热闹的火箭一条街

不仅仅是蓝箭航天,目前我国多个商业航天企业都在全力推进技术攻关。在北京亦庄有一条被称为“火箭一条街”的街道,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在专注于研究与航天相关的事务。我国已经入轨的六型商业火箭,大部分都是在这里研发诞生的。

记者在东方空间见到了1994年出生的联合创始人彭昊旻。他们由两百多人组成的团队研制出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并在去年1月11日成功实现首飞。一走进这家公司,一面特殊的墙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探秘商业航天:多型火箭首飞与发射场扩容,商业航天崛起:火箭首飞与发射场能力提升

这面不断更新的专利墙,正是企业不断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的生动体现。彭昊旻告诉记者,可重复使用火箭是航天发展的大趋势,他们正在研制的“引力二号”火箭计划在2026年底实现回收。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遇到他们团队正在讨论目前国际上最成熟的可重复使用火箭。

探秘商业航天:多型火箭首飞与发射场扩容,商业航天崛起:火箭首飞与发射场能力提升

星河动力航天研发总监刘百奇介绍说:“谷神星二号”火箭计划今年6月份首飞,“智神星一号”火箭预计在今年8月底进行首飞,而捆绑式的运载能力30吨的火箭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完成首飞,运载能力从300公斤到30吨实现了整个覆盖。

探秘商业航天:多型火箭首飞与发射场扩容,商业航天崛起:火箭首飞与发射场能力提升

星际荣耀双曲线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助理姜沂表示:我们在四川绵阳的发动机试车台目前已经竣工,这个月就会开展首次点火。我们的海上回收船预计在今年年中左右完成建造,这是国内目前首艘可以用来承担火箭垂直回收任务的海上回收船。

探秘商业航天:多型火箭首飞与发射场扩容,商业航天崛起:火箭首飞与发射场能力提升

中科宇航副总裁李新宇认为:随着商业航天发展到第十个年头,我们可以看到商业航天已经从以入轨制造为牵引,转变为以市场牵引和需求主导。我们期待商业航天能够更加成熟、稳健,形成更加健全的完整生态链,从而为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发射场扩容迎接商业航天高密度发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商业航天公司都在积极进行新型火箭的研制工作。然而,仅有火箭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配套的航天发射场。目前,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已经成功进行了两次发射。面对未来大幅增长的商业航天发射需求,他们将如何提升自己的发射能力呢?

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工作人员正在一号工位上对塔架进行维修。不久前,一号工位刚刚完成首发任务。接下来,他们要尽快完成这个发射工位的状态恢复,为下一次发射做好准备。

探秘商业航天:多型火箭首飞与发射场扩容,商业航天崛起:火箭首飞与发射场能力提升

该发射工位建设和维护负责人张国栋告诉记者,这个发射工位具备7天发射、7天恢复的能力,最快半个月就可以在这里实施一次发射,效率相当高。

探秘商业航天:多型火箭首飞与发射场扩容,商业航天崛起:火箭首飞与发射场能力提升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天梁指出:商业航天发射需求非常大,而且十分迫切。从我国目前已经公布的几个星座来看,都是几万颗星,在未来的三五年里将是一个高密度的发射期,这需要我们具备强大的发射场支撑能力。

探秘商业航天:多型火箭首飞与发射场扩容,商业航天崛起:火箭首飞与发射场能力提升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天梁还表示:有了一期建设两年的经验,现在我们计划用一年半的时间进行二期建设,并留有几个月的合练时间,希望明年底就可以实现首飞。

探秘商业航天:多型火箭首飞与发射场扩容,商业航天崛起:火箭首飞与发射场能力提升

在发射场旁边的长征八号火箭厂房里,记者看到下一发火箭已经完成了测试,不久后就将执行发射任务。

探秘商业航天:多型火箭首飞与发射场扩容,商业航天崛起:火箭首飞与发射场能力提升

崔硕介绍,这个厂房目前还在扩建。完全建成后,可以实现四发火箭的脉动式测试和高密度发射。

探秘商业航天:多型火箭首飞与发射场扩容,商业航天崛起:火箭首飞与发射场能力提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崔硕表示:未来面对这样一种全新的模式,我相信我们在整个队伍组织以及后续的人力计划规划等方面,肯定会有一些更具开创性的方法和管理策略。

本文聚焦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从政府的重视出发,介绍了多型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研发与首飞计划,展现了商业航天企业在技术攻关方面的积极成果。同时,阐述了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为应对高密度发射需求所采取的扩容和能力提升措施。整体反映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正蓬勃发展,在火箭技术和发射保障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未来有望形成更完善的生态链,为国家商业航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2313.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