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电影《追幸福的人》展开,介绍了其首映礼情况、主创人员及他们的创作心得,还讲述了影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主演的角色反差及为角色付出的努力,最后提及首映现场嘉宾对影片的高度评价。
在3月22日这一天,备受瞩目的电影《追幸福的人》在北京盛大举办了首映礼。活动现场星光熠熠,艺术总监杨超、导演祝捷、执行导演王新禹悉数到场,领衔主演南吉、主演伍禹坤等主创人员也纷纷亮相。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与现场的观众亲切地分享了电影创作过程中的点滴心得。
这部影片以真实发生的故事为蓝本进行创作,将镜头聚焦在了一个罕见病家庭中的女性巧巧身上。它细腻地展现了巧巧从一个青春少女,逐步成长为他人之妻、为人之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影片还巧妙地串联起了罕见病、城乡迁徙、北漂求生等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议题。值得一提的是,该影片即将于3月25日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届时观众们可以走进影院,一同感受影片的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追幸福的人》的艺术总监杨超和导演祝捷曾在电影《长江图》中有过深度且愉快的合作,此次他们借着《追幸福的人》再度聚首。杨超在首映礼上表示,他也是第一次在影院里完整地看到影片的声画和表演,这部影片带给他一种非常完整且新鲜的感觉。他认为导演祝捷精准地抓住了这个时代非常真实和丰满的东西,而影片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能让观众看到在绝望之中人们对幸福的某种期待。
导演祝捷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感受,他称特别开心在创作《追幸福的人》的过程中,能够站在一个女性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他表示,这部影片的创作视角与他日常作为一个男性的视角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电影的创作过程,也让他尝试用另外一种视角看世界,慢慢地感受到“她们”生活的压力以及“她们”内心的丰富。
祝捷多年来一直扎根于纪录片创作领域,而电影《追幸福的人》的创作灵感正是源于他对一个真实脆骨症家庭长达十年的跟拍经历。片中巧巧的女儿茯苓正是由这个家庭中真正的罕见病患儿吴玉玲珑所扮演。影片没有刻意去渲染苦难,而是通过细腻的生活细节,生动地展现出了人物的生命力。在首映礼现场,还播放了VCR,原型人物丁巧跨越一千三百多公里,透过银幕向观众讲述了现在他们一家人的生活现状:女儿上初中,儿子上小学,丈夫也回家了,四口人一家团圆,生活平静而幸福。
《追幸福的人》的领衔主演南吉,曾在电视剧《白鹿原》中成功塑造过冷秋月这一角色。从《白鹿原》中固守封建礼教思想的农村妇女,到《追幸福的人》中“不认命”的罕见病患儿母亲,南吉的这两个角色有着极大的反差。南吉表示,这两个角色最大的不同是她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相同的地方是,她们都没有逃离自己的生活,没有“出走”。她还感慨地说:“如果说出走需要决心的话,我觉得作为女性不出走,面对当前的生活,可能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为了能够更好地演好这个角色,南吉付出了很多努力。她透露自己特意去了陕西汉中,与丁巧一家共同生活了两个月。为了更加贴近角色的人物状态,她最初以“保姆”的身份进入原型人物家庭,悉心照顾他们的起居。在后期的一个月里,她不洗澡、穿从火车站收来的衣服,甚至去挑粪……通过这一系列的方式,她一步步缩小着自己与角色之间的距离感,用“沉浸式生活体验”打破了固定思维下的形象反差。
在首映现场,众多嘉宾也前来为影片助阵。著名导演张黎对影片多处细节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表示这部影片是一场敲击心灵的不装的“梦”。演员夏雨表示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幸福感,电影《封神》三部曲摄影师王昱也被主创们的真诚所打动,他说:“我们就是在跟着主人公巧巧的梦、巧巧的背影和巧巧的眼睛去看她的生活,主创们真正把心掏出来给观众们看。”
本文介绍了电影《追幸福的人》首映礼的相关情况,包括主创人员分享创作心得、影片的创作灵感及特色、主演的角色反差与付出,还有首映现场嘉宾的高度评价。该电影以真实故事为蓝本,聚焦罕见病家庭,展现女性成长,传递生活希望,值得观众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2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