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 F1中国大奖赛第二个比赛日的精彩赛事,介绍了汉密尔顿夺冠、皮亚斯特里创纪录等亮点,还深入分析了上赛道翻新对车手成绩的影响以及各车手和车队的后续展望。
昨日,备受瞩目的F1中国大奖赛迎来了第二个比赛日。在焕然一新的上海国际赛车场赛道上,各位车手展开了一场激烈无比的角逐,他们驾驶着高性能赛车风驰电掣,为现场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关注赛事的观众们带来了一场速度与激情完美融合的视觉盛宴。(记者 海沙尔 摄)
2025年的F1中国大奖赛在这一天可谓是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已经40岁的七届世界冠军、法拉利车手汉密尔顿在冲刺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功夺得冠军。这一冠军意义非凡,它是汉密尔顿加盟法拉利车队之后拿到的首个冠军,无疑为他的职业生涯又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而在正赛排位赛中,迈凯伦车队的年轻车手皮亚斯特里也大放异彩,收获了个人F1生涯的首个杆位。在老将和新秀们的极限竞速过程中,上赛道的最快圈速被不断刷新,一次次挑战着速度的极限。
在前一天的冲刺排位赛中,汉密尔顿就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他以1分30秒849的优异成绩,成功刷新车王舒马赫在2004年创造的中国大奖赛最快圈速纪录。而在正赛排位赛里,皮亚斯特里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以1分30秒641的成绩再次打破了这一纪录。那么,上赛道为何能够屡屡帮助车手创造如此出色的成绩呢?
据相关了解,上赛道在去年夏天进行了一次大赛道面层的全面翻修。上赛道作为全国唯一的一条一级赛道,经过20年的长期运营,其沥青面层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与损坏情况。为了进一步助力更多国际赛事能够落户上海,同时也为国内赛车运动的蓬勃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久体中心与原赛道设计单位德国剔克公司携手合作,共同对赛道进行了实地勘察。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国际赛车场大赛道面层整体性翻修计划。施工内容十分全面,包括对F1主赛道、短接道、比赛工作车道进行翻修,还对1号隧道的颠簸情况进行整修,同时对排水沟、路缘石、标线、缓冲区等一系列设施也进行了整修。
上赛道经过翻修后焕然一新,这也让F1赛车仿佛如虎添翼。皮亚斯特里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新铺设的沥青抓地力非常高,所以驾驶起来感觉特别爽。不过,这也意味着当轮胎掉出完美区间的时候,抓地力的下滑会显得非常突出,在驾驶过程中不能有一点失误。我很高兴自己能够创下上赛道的全新纪录。”
今年24岁的皮亚斯特里来自澳大利亚,他不仅驾驶技术出众,而且极具胆量。在冲刺赛的第15圈,皮亚斯特里在14号弯成功超越了四届世界冠军维斯塔潘,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搏,最终拼下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他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自己拥有1/16的中国血统。所以当他来到上海,看到众多热情的中国车迷时,他笑着说:“他们都是来支持我的。”
对于今天即将举行的正赛,皮亚斯特里满怀信心地表示:“我对赛车的长距离速度还是很有信心的。在之前的比赛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有用的数据和经验,希望这些能够在正赛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迈凯伦技术总监詹姆斯·基也透露,车队为上海站特别改进了前翼的涡流发生器。这种原本用于台风战斗机进气道的设计,能够帮助赛车在低速弯获得更强的下压力,从而提升赛车的性能。
关于赛道对车手成绩的影响,F1评论员潘湧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道:“新的沥青确实能够让赛道的抓地力得到显著提升,因此赛车的速度也会随之提高。此外,现在的轮胎配方对速度提升也有一定的作用,再加上赛道温度等因素,这是多种综合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不过,在冲刺赛中表现出色的汉密尔顿在排位赛中仅获得了第五名。潘湧湧认为:“下午赛道的温度和早上相差10摄氏度左右,而且赛道表层的状况也会发生变化。迈凯伦车队对赛车进行调校后速度稍快一些,但还没有形成碾压级的优势,车手稍有失误就可能失去已有的优势。如果整个赛季都能够保持这样激烈的竞争态势,那比赛一定会更加精彩。”(记者 秦东颖)
本文围绕2025 F1中国大奖赛第二个比赛日展开,介绍了汉密尔顿夺冠、皮亚斯特里创纪录等赛事亮点,说明了上赛道翻新情况及对车手成绩的影响,还提及车手和车队的后续期待以及比赛的竞争态势,展现了F1赛事的精彩与激烈。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