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基层治理:“四聚焦”激活发展新动力 党建领航,扬州基层治理开启特色新征程

江苏省扬州市在新征程的基层治理中,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探索实施“四聚焦四提升”工作新路径,包括聚焦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合力、聚焦强基固本提升新兴领域活力、聚焦共建共享提升行业治理潜力、聚焦志愿服务提升基层自治能力,展示了扬州在基层治理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在新的征程中,基层治理面临着全新的形势与任务。社会工作究竟该如何完善自身的体制机制,精准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勇敢承担使命并积极创新作为呢?江苏省扬州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该市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重要突破口,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推动阵地建设提档升级,优化治理服务水平,探索实施了“四聚焦四提升”的工作新路径,向时代交上了一份特色鲜明的答卷。

聚焦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合力

扬州从制度夯基、阵地强基、服务固基三个维度精准发力,精心构建起“制度实、基础实、行动实”的基层治理全新格局。

制度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的关键作用,深入研究重大政策,合理部署重大工作,严格督办重大任务,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时,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认真落实“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任务清单”“聚力赋能行动方案”,全面规范村级组织的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倾斜下沉,让基层真正具备有钱办事、有资源干事、有能力成事的条件。

基础实:大力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综合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深化“五常两聚”机制,持续推进“1 + N”服务进村居行动。努力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凝聚党心民心、服务群众百姓、引领基层治理的红色阵地。持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借助村(社区)两委换届的契机,推动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标准全面达标。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培训体系,深化村(社区)书记星级化管理模式,完善“三岗十八级”薪酬制度,稳步提高社区工作者持证比例,确保社区工作者能够优中选优进入岗位、留得下来安心工作、有明确的发展奔头。

行动实:持续开展“三治”融合善治专项行动,以自治为基础,落实民主协商模式下的“邻里自治”“院落自治”,努力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以法治为保障,下沉“行动党支部”“微网格”“三官一律”等力量开展法律服务、普法教育,不断提升群众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以德治为依托,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健全村(社区)道德评议机制,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积极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行动,健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推行“全科社工”一站式服务、帮办代办和自助服务,使基层服务更加精准高效。持续关爱“一老一小一新”等特殊群体,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提供亲情陪伴、生活照料、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社会融入等个性化救助服务。探索实施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实现组织有效覆盖、资源有效集聚、机制有效运行、问题有效化解、作用有效发挥,推动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真正成为党员普遍参与、群众普遍获益的生动实践。

聚焦强基固本,提升新兴领域活力

扬州密切关注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动“两个覆盖”,创新打造能听到、能管到、能用到的“三到”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能听到:开展“诉求直通”行动,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直接联系新就业群体活动,建立“1 + 10”结对联系机制(即1名党员联系10名新就业群体),搭建“12345暖新专线 + 随手拍 + 行业快响群”三通道诉求平台,通过常态走访、线上办理、智能分析三重路径,确保能够全面收集群体呼声、准确分类问题、快速办理解决。

能管到:开展组织覆盖“大起底、大排查”,建立有效覆盖的组织体系。推动“五进”工作,实现全市11家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快递企业总部及重要业务板块、区域总部、二级公司党组织单独覆盖,实现29家有党员的企业党组织100%覆盖,全部配备党建工作指导员。坚持“条块”联动,强化“管行业必须管党建”的工作理念,推动主管部门建立行业党委、社会组织建立综合党委,确保“条”上疏通堵点、牵好头。强化街道社区的兜底责任,推广“四微两常”机制,发挥党员管理机制、流动党员管理办法、“三新”服务阵地作用,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确保“块”上压实责任、统得住。

能用到:开展“提标焕新”行动,新建50个、提档升级300个新就业群体基层站点。开展“绿扬暖新”行动,持续推动“两新”组织关爱10项措施。聚焦新就业群体进门难、休息难的问题,推进“全域友好”场景建设,建成1349个暖“新”驿站。实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乡村振兴、行业发展“三融行动”,最大限度将他们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拓展“小哥”系列服务平台,丰富“小哥积分”换体检、换保险等菜单,实现全市积分互认,构建“服务—奉献—成长”闭环生态。

聚焦共建共享,提升行业治理潜力

扬州以“党建强”带动“会建强”,瞄准“强引领、强管理、强服务”三个目标维度,构建党建引领与行业发展相互融合、共生共荣的全新格局。

强引领:构建市、县两级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着力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做好“六同步”“党建入章”工作,实现“两个覆盖”有形有效。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指导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确保党组织在法人治理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做到“有位有为”。

强管理: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协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明确行业管理部门,丰富行业党委设置,加强对行业协会商会的行业监管和指导责任。建立行业协会商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开展行业协会商会违规开展评比表彰活动、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整治,加大对僵尸型行业协会商会的清理力度。

强服务:实施助推建圈强链行动,鼓励行业协会商会主动参与“双招双引”,组织进园区、进企业、进高校,开展行业协会商会面对面活动。实施融入基层治理行动、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广泛开展结对帮扶、爱心捐赠和志愿服务活动。出台行业协会商会发展鼓励激励政策,支持提升服务能力,打造具有产业领先优势、市场空间大、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品牌。

聚焦志愿服务,提升基层自治能力

扬州持续在机制创新、平台赋能、生态培育三个方面发力,全力构建“引才有道、育才有方、用才有为”的人才发展体系,努力实现队伍“有品牌、有资源、有服务”的进阶目标。

有品牌:加快推进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社会治理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关爱健康”医疗志愿者扬州培训基地、中社部“一老一小一新”志愿服务等品牌项目建设,加强探索创新和总结提炼,努力形成有影响力、能起到示范作用、可推广复制的经验做法。举办“社工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社工风采展示活动和专题培训,通过旅游服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江大保护等品牌牵引,带动志愿服务文化体系建设。加大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力度,设计“扬小社”志愿服务宣传口号、故事内涵和IP等。

有资源:设立志愿服务发展基金,动员爱心单位广泛募集资金,支持保障志愿服务项目实施、组织培育、阵地建设、嘉许激励等工作。汇聚专业社工、资金、阵地等各类资源,支持项目孵化基地、志愿者学院建设。探索实行专业社工持证上岗制度,持续提高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通过人数。实施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工程,探索学校、医务等领域社会工作发展模式,构建社工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加大购买服务保障力度,打造一批社会工作示范站点,推动社工人才队伍数量更充足、结构更合理、服务更规范、素质更优良。

有服务:筑牢服务阵地,激活社区主场景,把党员志愿者作为骨干力量,注重吸纳退役军人、老同志、青年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扎实开展“爱满江苏志愿行”“好地方少年行”假期志愿服务行动等。放大“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的品牌效应,开展“一老一小”守护行动,打造好地方“志愿故事工坊”,讲好志愿服务故事,建立“星火传承”荣誉体系,宣传先进典型,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

本文全面介绍了江苏省扬州市在基层治理中实施的“四聚焦四提升”工作新路径。通过聚焦党建引领、强基固本、共建共享和志愿服务四个方面,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升了基层治理合力、新兴领域活力、行业治理潜力和基层自治能力。扬州的这些创新实践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展现了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新活力与新成效。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1795.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