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年多地中小学及高校放春假这一热点现象,介绍了相关政策背景,列举了不同地区学校的春假安排,并分析了推行春秋假制度面临的现实难题。
在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有关负责人召开了一场关于提振消费情况的介绍会,并现场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回应总台央视记者的问题时特别提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那些具备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立中小学春秋假。
近期,多地已经发文明确了春假安排。2025年3月18日,湖北省利川市教育局正式发布通知,该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将迎来2天的春假。这2天春假时间为2025年4月7日至8日,若与清明假期相连,学生们可以享受长达5天的连休时光。利川市教育局还在通知中要求,各学校要严格遵循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里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规定,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精心拟定本校春假期间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事实上,浙江杭州是全国较早探索推行春秋假的城市之一。早在2004年,当地就开始实行春秋假制度。近期,杭州市上城区、拱墅区、钱塘区等城区也陆续公布了今年的春假时间安排,部分春假与“五一”假期相连,学生最多可以放假9天。
△ 杭州市钱塘区2024 - 2025学年第二学期校历
春假和秋假并非新鲜事物。过去,一些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除了寒暑假,在春秋两季还会放“农忙假”,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春假和秋假。但随着双休制度的全面推行,春秋假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近年来,春秋假又重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就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以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也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中小学可按规定安排放春假,以此为职工落实带薪年休假创造条件。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也提到,各地可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统筹寒暑假时间,制定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的办法。2020年,教育部在相关答复中表示,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完成正常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长的前提下,学校放假时间(包括春秋假时间)由各地、高等学校结合实际具体安排。此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再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然而,每年和“春假”相关的话题都会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要在全国普遍推行“春秋假”制度,尤其是在中小学层面,仍然面临诸多现实难题。在中高考的升学压力下,家长们普遍担忧孩子“耽误学业”;而且家长和学生的假期难以同步,双职工家庭会面临“孩子放假、家长上班”的困境。此前几年,杭州推行“春秋假”制度时,就有不少家长反对,甚至呼吁取消学生的“春秋假”制度。
除了中小学,目前全国已有多所高校也开始施行春假或秋假。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近日宣布,将于4月7日至13日放春假,长达7天的假期实行“停课不调课、不补课不赶DDL”,鼓励学生放下课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或者解锁社会大课堂。为了让学生的春假更加充实、选择更加丰富,校院两级围绕5个研学主题模块,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时,学校还对教学进度进行了调整,让学生能够放心享受假期。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明确今年春假时间为4月底;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历显示,今年该校计划4月26日 - 5月4日放春假,连休9天。去年,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于3月30日 - 4月5日放春假,春假主题为“去赏花·去恋爱”。
本文围绕2025年多地中小学和高校放春假的情况展开,介绍了相关政策背景及多地学校的具体安排,同时指出春秋假制度虽有政策鼓励,但在全国普遍推行面临升学压力、假期不同步等现实难题。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0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