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练背是否能抵抗衰老展开探讨,详细介绍了脸部衰老的过程、背部肌肉与面部的关联、练背的改善作用以及简单的练背动作。
你是否听过“背薄一寸,年轻十岁”“练背治垮脸”这些说法呢?不少人都怀揣着通过锻炼背部来改善面部轮廓、达到抗衰老效果的期望。然而,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脸垮明明是地心引力在作祟,谁能对抗地心引力?”
那么,练背究竟能不能抵抗衰老的自然规律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究。
01 脸是怎么一步步“垮”的?
从生理角度而言,衰老的进程在生长发育高峰期过后便逐渐开启,而肉眼能够明显察觉到的衰老则从 20 多岁开始,且在面部表现得最为显著。
-
20 岁 + 时:面部会开始出现动态纹以及皮肤质地纹理的改变。此时,一些细微的变化可能已经在悄然发生,比如笑起来时眼角的细纹等。
-
30 岁 + 时:这个年龄段的衰老迹象更加明显和具体。不仅会出现鱼尾纹、抬头纹等,还会有颧骨脂肪垫移位、眉毛和脸颊下垂、皮肤色素沉着变化等情况。同时,由于皮肤弹性下降、脂肪分布变化、骨量流失等原因,下颌线也会逐渐变得模糊、不清晰。
-
50 岁左右:此时衰老加剧更为突出,面部全部轮廓整体逐渐开始向下走,整个面部的松弛感会更加明显。
图片来源:《解剖学列车:手动治疗师和运动专业人士的肌筋膜经穴》第二版
人体背部肌肉主要由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和竖脊肌等组成,它们承担着维持身体的姿势、稳定脊柱、完成各种上肢动作等重要任务。面部肌肉通过后表链筋膜与背部肌肉(竖脊肌)相连接。
一个强壮的背部肌肉,不仅能让人拥有优美的背部线条,还能有助于保持面部肌肉的紧张度。在正常状态下,健康有力的背肌,会将眉拱以上额、顶部的皮肤、筋膜向后拉紧,让人看上去精神饱满、身姿挺拔。
人体的肌群和筋膜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当背肌松弛无力时,其拮抗肌和筋膜就会出现失衡状态。例如,前表线和体侧线的胸锁乳突肌、前深线的斜角肌和颈阔肌等,会因为和其相平衡的肌群、筋膜功能减退,出现过度紧张、挛缩甚至短缩状态。进而导致无力后表链筋膜被迫拉长,从而引起非脂肪型双下巴等“垮脸”的问题。
03 练背有什么改善作用?
-
增强后表链
练背可紧致后背肌群,加速“后表链”的生物力学传导。当后背肌肉紧致有力,其产生的力量可沿着后表链这条“传送带”向上传递,提拉面部表情肌,改善法令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仅靠练背难以完全实现对面部紧致感的提升。正确的理解应是通过练背改善含胸、头前引等不良体态,使颈阔肌恢复正常支撑力,从而改善面部下垂状态。
-
恢复脊柱生理曲度
在练习背部时,我们需要挺直腰背,此时脊柱生理曲度处在一个正确的状态。通过系统的背部训练,能够增强背部肌肉力量与稳定性,有效纠正头前引、含胸、驼背等不良姿态的问题。
-
打开胸廓
练背过程中胸廓的打开极为关键。胸廓犹如面部肌肉的重要支撑平台,练背使胸廓获得良好的承托力,能够让被拉长而松弛的颈阔肌恢复紧致状态,从而有效改善非脂肪性双下巴,使下颌线更加清晰。
04 4 个简单的练背动作,居家就能练
背部功能性训练对于改善面部松弛下垂有一定的作用。那么,该怎么练背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动作。
-
俯卧两头起
动作要领:腰部略微弯曲,躯干向前倾斜(角度略高于地面平行线,但小于 30 度);双膝略微弯曲,头部朝前。双手各拿一个哑铃,将两个哑铃拉到腰部位置,肘部不要伸向两侧。俯身并将哑铃拉到腰部的同时,双肘沿着身体的线条向后拉向躯干。
放下哑铃时吸气,举起哑铃时呼气。每次进行 10 - 15 个,进行 4 - 6 组。组间休息时间为 30 - 45 秒左右。
人的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单单仅靠练背是很难实现抗衰、留住青春的,效果也是有限的。但长期、规律的运动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让我们更年轻,所以不妨行动起来,开始运动吧。
本文围绕练背与抗衰展开,先介绍了脸部衰老的不同阶段表现,接着阐述了背部肌肉与面部的关联以及背肌松弛导致“垮脸”的原因,然后说明了练背在增强后表链、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和打开胸廓等方面的改善作用,最后介绍了一个简单的练背动作。虽仅靠练背抗衰效果有限,但长期运动能延缓衰老。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