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安徽省首个轨道非遗传承场景——皖韵瑶光·轨道传承示范站在合肥地铁二号线漕冲站亮相,介绍了其打造主体、选址原因,现场的非遗展示情况以及瑶海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看法。
3月22日上午,在合肥地铁二号线漕冲站,一场充满文化魅力的惊喜悄然上演。安徽省首个轨道非遗传承场景——皖韵瑶光·轨道传承示范站正式亮相,这个独特的文旅场景平台一经登场,便迅速吸引了过往乘客的目光,赢得了大家的高度关注与热烈欢迎。
该文旅场景平台是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有限公司与瑶海区委宣传部、瑶海区文旅局携手合作的结晶。其打造的初衷意义非凡,地铁作为城市的重要动脉,承载着大量的人流和城市的活力。通过地铁这一独特的载体,将非遗文化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让非遗文化不再束之高阁,而是以一种更加亲近、更加鲜活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从而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首站之所以选择放在瑶海区的漕冲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量。一方面,瑶海区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区,而二号线又是合肥流量最大的地铁线,在这样的地方设立非遗传承示范站,能够让更多的人接触到非遗文化,扩大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另一方面,瑶海作为主城区,拥有着丰厚的城市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项目,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为非遗传承示范站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走进漕冲站,站内精心设置了非遗展示区、互动体验区、教育普及区、文化交流区等多个区域。这些区域不仅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大大增加了合肥文旅的展示面和吸引力。记者在现场看到了热闹非凡的景象,吴山铁画、庐州泥塑、庐州蛋雕、葫芦烙画、蓝印花布、剪纸等一个个非遗展台前围满了人。许多家长带着孩子驻足细细鉴赏,孩子们对这些从未见过的非遗作品充满了好奇,有的孩子还用自带的电话手表将这些作品一个个拍下来,兴奋地说要“回家好好研究”。现场还有来自瑶海的非遗传承人宋丽文、程琪等,他们热情地向乘客介绍自己的非遗创作技艺,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的魅力。
瑶海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记忆的瑰宝,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既是一个重大的文化课题,也是文旅发展的重要契机。瑶海区携手合肥轨道,巧妙地借助轨道交通网络的流量,希望能够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流动的合肥文旅体验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合肥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魅力。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首个轨道非遗传承场景皖韵瑶光·轨道传承示范站在合肥地铁二号线漕冲站亮相的情况,阐述了其打造目的、选址原因,描绘了现场非遗展示的热闹场景以及相关负责人对非遗传承与文旅发展的期望,展现了通过地铁传承非遗文化、促进文旅发展的新举措。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