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米巨龙腾空,“青年驻村计划”为金山乡村添活力

3月21日“千万工程”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行动“青年驻村计划”在金山区漕泾郊野公园开营,20余位驻村青年开启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介绍了该计划的发起单位及目的,还讲述了驻村青年开展“青村荟”青创交流分享会的情况,最后展望了漕泾镇未来为驻村青年提供全程护航助力乡村振兴的前景。

在3月21日的上午,阳光洒在金山区漕泾郊野公园的每一寸土地上。此时,一只长达68米的巨型龙风筝,宛如一条灵动的巨龙,伴随着微风缓缓腾空而起,它那绚丽的色彩在湛蓝的天空中格外夺目。而就在这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氛围中,“千万工程”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行动“青年驻村计划”正式在此开营。

20余位充满朝气与梦想的驻村青年,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期待,在漕泾镇“安营扎寨”。他们如同播撒在这片乡村土地上的种子,即将在这里生根发芽,开启一场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之旅。

据了解,“青年驻村计划”是由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起举办的“千万工程”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旨在组织青年深入乡村,开展空间改造、文创设计、业态运营和创新创业等一系列活动。它汇聚了高校和业界专家以及大学生的多源智力,就像一股强大的合力,全方位地激活乡村的发展潜力,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和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68米巨龙腾空,“青年驻村计划”为金山乡村添活力

开营之后,驻村青年与现场嘉宾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村荟”青创交流分享会。在这场分享会上,大家围绕多个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调研课题展开了深度探讨。

其中,来自大连海洋大学社会政策专业的大三学生隋明芮和陈玥儒,将目光聚焦于“从‘游走’到‘入乡’:数字游民赋能乡村振兴”这一独特课题。她们以漕泾郊野公园的“两村”——数字游民国际村和水窠里·大学村为调研切口,开启了深入的调研之旅。她们走进当地的数字游民图书馆,与来自不同行业的数字游民进行了深入对话。在交流过程中,她们仔细倾听数字游民们融入乡村生活、参与乡村活化的实践经验,试图从中寻找乡村发展的新路径。“我们希望通过剖析数字游民群体如何活化乡村、赋能乡村,寻找让更多青年、大学生‘入乡’的对策建议。”隋明芮和陈玥儒坚定地表示。

从数字游民国际村的创新实践,到水窠里·大学村的扬帆启航,漕泾镇始终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为青年们搭建了广阔的实践舞台。此次“青年驻村计划”更是成为镇域引才育才的关键一环。它通过汇聚高校、企业、政府等多方资源,将“人才活水”引入“乡村沃土”,为沪上这片美丽的水乡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展望未来,漕泾镇将进一步构建“全链条资源支持、全要素场景开放、全周期成长陪伴”的服务体系。这一体系将为驻村青年提供从创意孵化到成果落地的全程护航,让更多有理想、有能力的年轻人能够在乡村振兴的一线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年轻人将以创新实践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答卷,让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文围绕“青年驻村计划”在金山区漕泾郊野公园开营展开,介绍了计划发起情况、青年交流探讨课题等内容,展现了该计划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也体现了漕泾镇为青年提供平台和支持,助力乡村发展的决心,展望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0918.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