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皮肤病展开,介绍了炎症性皮肤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以及在上海开展的炎症性皮肤病医学科普公益行项目,还提及了近期皮肤科学术研究成果和该公益行项目的后续计划。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听到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发出这样痛苦的声音:“痒到晚上睡觉都睡不好”“那是一种钻心的痒”。研究表明,炎症性皮肤病患者每天要承受长达10多个小时的剧烈瘙痒。这种瘙痒,如同无形的枷锁,不仅让患者个人饱受折磨,也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使整个家庭都笼罩在痛苦的阴影之中。
3月20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在上海拉开帷幕。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牵头发起的炎症性皮肤病医学科普公益行项目正式开展。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多位皮肤科专家齐聚于此,他们通过现场授课、耐心答疑的方式,为患者详细科普了炎症性皮肤病及特应性皮炎的疾病知识。此次活动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提高公众对炎症性皮肤病的认识,让大家尽可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帮助患者摆脱瘙痒的困扰,重新拥有健康美丽的肌肤,焕发新生。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皮肤患病率高达40% - 70%,其中炎症性皮肤病尤为普遍。由于导致炎症性皮肤病的因素多种多样,所以患者对医疗的诉求也各不相同。
就拿特应性皮炎来说,数据显示全国特应性皮炎患者约有7千万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患者群体。特应性皮炎的主要症状就是瘙痒,很多患者,尤其是小孩,因为瘙痒难忍,晚间根本无法入睡。长期的失眠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甚至陷入恶性循环,进而导致患者在日间的学习和工作都变得困难重重。
此外,患者的皮损情况轻重不一,而且位置也各不相同。如果皮损出现在暴露部位,如脸上、手上等,红斑、红疹和糜烂等症状可能会让患者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遭遇诸多困扰,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社交和心理压力。不过,近些年来,随着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等创新靶向药物的问世,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正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近期,皮肤科学术研究发展得十分迅速。作为行业规模最大、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皮肤科学会承办的年会,第83届美国皮肤科学会年会于3月7 - 1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盛大召开。在此次年会上,阿布昔替尼全球最大规模JAK1抑制剂真实世界研究AHEAD(Abrocitinib CHinese rEgistry on AD)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了国际首发。AHEAD研究为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真实世界医学循证数据,进一步夯实了临床科学依据,优化了治疗策略,让真实世界证据真正赋能临床实践。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浦东院区副院长杜娟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华山医院东院皮肤科的诊疗特色。杨永生教授、顾超颖教授则以炎症性皮肤病的代表“特应性皮炎”为例,分别开展了专题讲座。杨永生教授讲解了特应性皮炎患者自我管理的五大法宝,顾超颖教授则分享了与医生成为健康“合伙人” - 打赢AD持久战的内容。两位教授巧妙地将艰涩难懂的学科前沿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为参会者科普了炎症性皮肤病的相关治疗和护理知识。
据悉,炎症性皮肤病医学科普公益行项目将在全国不同地区开展50场活动。这一系列活动将进一步加大炎症性皮肤病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力度,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挥专业医疗力量,为公众提供科学权威的健康科普知识,让更多的人受益。
本文围绕炎症性皮肤病展开,先阐述了炎症性皮肤病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接着介绍了上海开展的炎症性皮肤病医学科普公益行项目,还提及皮肤科学术研究成果以及该公益行项目后续将在全国多地开展活动普及知识,旨在提高公众对炎症性皮肤病的认知和防治意识。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