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博物馆简史》展开,介绍了当下博物馆行业的繁荣现状,分析了博物馆成功的原因,阐述了该书对博物馆形态、功能及角色演变的科普作用,还提及了博物馆面临的挑战,最后希望读者通过该书助力我国博物馆生态发展。
王薇
有这样一本书——《博物馆简史》,它由李翔、一森所著,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深入了解这本书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当下博物馆行业的发展情况。
当今时代,博物馆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在2024年,全国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的人次超过了14亿。如今,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地在大型展览门外排起长队,不用漂洋过海出国,就能一睹海外珍藏的风采。博物馆,也渐渐成为了人们出行或者规划旅游目的地时的重要参考因素。
博物馆能够收获如此巨大的成功,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博物馆具有文物保存和公共教育的功能,这一点和它在200多年前刚刚问世的时候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还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观点是,在这个忙碌且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博物馆就像是一片美丽而宁静的绿洲。它为基于人类文明共同成果之上的相互理解带来了希望。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快速消费品、短暂的网红效应以及虚拟世界的相互影响下起伏不定。而博物馆中的珍藏却体现了持久的价值观和集体记忆。它仿佛创造了一个能够远离当代社会复杂性、帮助人们释放压力的地方,那些真正的杰作更是为人们安静地沉思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宁静空间。也正是因为博物馆在我们的社会中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才会格外关注并深入讨论博物馆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它应该展出哪些内容,以及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展陈。
《博物馆简史》就是这样一部具有科普价值的读物,它沿着历史的脉络,对博物馆的形态、功能以及角色的演变进行了详细的科普。作者跨越了博物馆学、艺术史、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从多个视角呈现了18 - 21世纪博物馆,尤其是艺术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书中探讨了博物馆是如何从最初的私人收藏空间逐步转变为公共机构的;在科技不断发展、全世界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博物馆是怎样丰富自身可能性的;社会各界对博物馆提出了哪些需求和期望;博物馆在公共化、市场化、产业化方面又进行了哪些探索……作者梳理并记录了博物馆蜕变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以及一些代表性博物馆的“高光时刻”,从中探寻博物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及其意义。
然而,我们也切实地感受到了博物馆如今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不同背景的参观者,这就需要它满足不同群体的观看期待。策展人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被要求以更加敏感的视角去对待来自不同文化的展品,尊重展品背后的历史和意义。除此之外,博物馆还要考虑不断上涨的运营成本,以及其他娱乐形式对人们注意力的争夺,需要在现实和虚拟、高雅和通俗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安身之所。从这个角度来看,重新思考博物馆的使命以及其实践方式,是摆在所有博物馆人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博物馆简史》巧妙地在理论知识和在地实践之间自由切换,试图从历史的时空中找出解决当下问题的线索。希望读者们也能借助这本书,在过去和当下的多重佐证下,对博物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共同为我国博物馆生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先介绍了《博物馆简史》这本书,接着阐述当下博物馆行业的繁荣现状及成功原因,然后说明该书对博物馆发展演变的科普作用,又提及博物馆面临的挑战,最后希望读者通过该书助力我国博物馆生态发展,强调了重新思考博物馆使命及实践方式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0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