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丙类药品目录展开,介绍了丙类药品的定义、国家医保局关于丙类药品目录的举措及意义,同时阐述了商业健康险在药品保障方面的现状、对创新药械保障的探索情况,指出商保在创新药械领域有较大发展空间,业内对丙类药品目录和商保目录出台充满期待,并强调商保药品目录构建应围绕民众健康需求。
丙类药品,指的是那些并非临床必需、价格相对较高的药品。通常情况下,它涵盖了保健品、进口药以及新型特效药等类别。截至目前,丙类药品目录尚未正式形成。不过,国家医保局已经明确表态,将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并支持惠民型商业健康保险,把丙类目录纳入其保障范围,并且计划在今年推出首版丙类药品目录。
自2024年底起,关于丙类药品目录的话题就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热烈的讨论。
国家医保局相关人士明确指出,在基本医保甲乙类目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丙类目录,这是完善我国医疗保障药品目录体系的一次重大且具有开创性的尝试。这一举措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一,有利于发挥医保部门的政策优势、专家优势以及管理服务经验,为商业健康保险确定药品保障范围提供专业的公共服务,进而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其二,有利于构建创新药多元支付机制,为医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其三,有利于满足患者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切实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有效减轻患者疾病治疗的经济负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到,积极引导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将丙类目录药品纳入保障范围,是国家医保局在丙类药品目录使用范围方面重点考虑的方向之一。
2月1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部分保险公司召开了座谈会,积极研究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工作的相关事宜,大力推进行业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体系的建设。
在近期举办的“商保药械目录与惠民保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来自险企和药企的从业者们积极建言献策,就商保药械目录的制定、优化以及未来发展展望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泰康在线副总裁兼健康险事业部总经理丁峻峰表示:“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商业健康险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医疗服务的差异化需求、对创新医药的支付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商业健康险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2024年全年健康支付市场规模超过了万亿元。
泰康在线副总裁兼健康险事业部总经理丁峻峰发表演讲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据悉,近年来我国商业健康险在创新药械保障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普惠保险、百万医疗险、中端医疗险、高端医疗保险、重疾险、带病体特病特药保险等多种商业健康保险,针对创新药械的保障已经初步形成了体系。相关数据显示,惠民保、百万医疗险通过特药目录覆盖院外创新药,支付规模合计约45亿元,占比达37%;重疾险为创新药械提供间接支付,支付规模约58亿元,占比约47%;企业补充医疗险在门急诊及住院责任中也为少量创新药械提供保障,支付规模合计约10亿元,占比约8%;高端医疗险通常不加限定地对所有医疗费用提供保障,对创新药械支付规模合计约1亿元,占比约1%。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创新药械上千亿元的支付规模,商业保险的支付占比仍然较低。宸汐健康创始人兼CEO李伟介绍:“商保对于创新药械的支付规模整体是124亿元,在整体的创新药械的1620亿元里面占比仅8%。”这也充分表明,商保在创新药械领域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宸汐健康创始人兼CEO李伟发表演讲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因此,业内对于丙类药品目录和商保目录的出台充满了期待。李伟介绍道:“未来商保目录政策的落地,对参与各方都具有非常重大且深层次的意义。”对于政府而言,这不仅是对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还能对医疗费用起到分层分担的作用;对于药械厂商而言,未来商保目录的出台能够成为增强支付的有力支撑,对患者的覆盖将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无论是丙类目录还是商保目录的出台,都能够增强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认可度。此外,DRG和丙类目录成为热点后,还能带动市场的扩容。
与会人士一致认为,商保药品目录的构建应紧密围绕满足民众健康需求这一核心目标。在此导向下,需要积极探索一条既能够满足患者多元化医疗保障诉求,又能够激励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径。
本文围绕丙类药品目录展开,介绍了其定义、国家医保局的举措及意义,同时阐述了商业健康险在药品保障方面的现状,指出商保在创新药械领域有较大发展空间,业内期待丙类药品目录和商保目录出台,强调商保药品目录构建要以民众健康需求为核心。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