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台湾知名电影人焦雄屏从大陆回台北后,在广播节目中分享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的惊喜及对《哪吒3》的期待展开。介绍了《哪吒2》从起初不被看好到脱颖而出的情况,分析了其成功原因,探讨了影片主旨内涵,提及大陆动画产业发展,最后表达了对《哪吒3》的展望。
中新社消息,3月18日,刚从大陆返回台北的台湾知名电影人焦雄屏,参与了一档广播节目。在节目中,她兴致勃勃地分享了观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也就是《哪吒2》)时所收获的惊喜,同时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哪吒3》的满心期待。
焦雄屏敏锐地观察到,在《哪吒2》上映之前,它并非是大陆春节档中最被众人看好的电影。然而,随着春节假期的到来,这部影片却如同黑马一般迅速脱颖而出。若要用闽南话俗语来形容,那便是“俗搁大碗”,意思是影片内容丰盛且性价比极高。它巧妙地将观众所期望的故事、视觉、音乐等诸多元素都囊括其中。无论是电影的制作水平,还是审美层次,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成就,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3月4日,在浙江杭州湖滨路步行街展出了《哪吒2》的墙绘,哪吒、敖丙、申公豹等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关注。(资料图)
焦雄屏还特别指出,导演饺子在讲述故事时,并没有采用一本正经的方式,影片中的一些台词看似难登大雅之堂。但恰恰是这种风格,契合了哪吒“魔童”的设定,他追求自由、不受约束的特质,深受观众喜爱。而且,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到《哪吒2》,“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主旨台词贯穿始终,但其中的意涵又有着微妙的不同。
她进一步分析道,在《哪吒1》里,这句台词主要表达的是哪吒本人想要摆脱“魔童”诅咒的决心。而在第二部中,“我”变成了“我们”,敖丙与哪吒化为一体,即便他们处于冰与火的两个极端,却依然能够成为挚友。他们携手龙族、妖族冲破仙界的桎梏,这样的剧情设定充满了颠覆性,也为观众留下了丰富的解读空间,不同年龄的观众都能从中获得感动。
焦雄屏感慨地说,不同生长背景的族群坚定地站在一起,与命运进行殊死抗争,再加上电影特效的精彩加持,“这无疑是一次非常美妙的观影体验”。她还指出,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挖掘素材并进行再创造,已经成为大陆近年现象级影剧、电子游戏的共同特点。像系列电影“哪吒”“封神”、电影《长安三万里》、游戏《黑神话:悟空》等作品,无一例外。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哪吒2》的累计票房已经突破150亿元人民币,位列全球影史第五位。焦雄屏认为,“《哪吒2》能够在影史留名,绝非偶然”。她指出,大陆如今已经形成了日臻成熟的动画产业,各个细分环节都能够做到出类拔萃。从导演团队制作《哪吒2》花费了五年时间就可以看出,第二部的制作水平远远超过了前作。
此外,焦雄屏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当技术不再成为制作影片的阻碍时,制作团队能否在下一部作品中给予更多的人性观照呢?她举例说:“宫崎骏的作品为什么能被当作严肃的艺术电影看待?很大原因是他触及了世代隔阂、生态危机等直击人性的议题。我对《哪吒3》也抱有同样的期待。”
台湾知名电影人焦雄屏对《哪吒2》的高度评价,包括其从春节档中脱颖而出的表现、成功原因、主旨内涵等,还提及大陆动画产业的发展。同时,她表达了对《哪吒3》在人性观照方面的期待,反映出对国产动画电影进一步发展的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