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OpenAI向特朗普政府提交公开提案,要求全面封杀中国AI DeepSeek这一事件,分析了OpenAI此举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包括对中国市场悲观、面临竞争冲击以及想争取政府扶持等,还探讨了OpenAI后续可能面临的人才问题。
这一回呀,OpenAI可真是一点都不“Open”了。这里的“Open”,原本代表着开放、包容,可如今它的所作所为却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
前几天,OpenAI做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举动。它向特朗普政府提交了一份公开提案,而这份提案主要针对的就是中国的人工智能DeepSeek。在提案中,OpenAI将DeepSeek比作另一个华为,声称DeepSeek已经对美国的主导地位构成了威胁,进而要求美国政府全面封杀中国AI。
单纯从商业的角度来分析,实在让人难以理解OpenAI为何要这么做。这简直就像是在帮DeepSeek打广告,难道它觉得DeepSeek还不够火吗?
我们不妨做个形象的比喻,把这个场景想象成一个武侠世界。在这个武侠世界里,突然出现了一名神秘高手,他号称自己有能力挑战武功盖世的武林盟主。起初,这件事不过是众多看客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对其真实性也是将信将疑。然而,就在这时,武林盟主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突然上报官府,称这名神秘高手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如果不加以制止,将会坏了江湖规矩,要求官府立刻捉拿这名神秘高手。这一宣传打出去之后,各位看客可就坐不住了。原本大家还对神秘高手的实力有所怀疑,可现在谁还会相信他只是宣传出来的水货呢?大家都会觉得,他肯定是有真本事的。于是,人们便纷纷去打听神秘高手的来头,这一下子,神秘高手在江湖中的名号变得更加响亮了。
其实,在美国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借助美国政府的力量来打压国外同行的事情并不少见。但是,像OpenAI这样明目张胆的情况却也不多见。从OpenAI的这一系列行为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尽管OpenAI多次声称要进入中国市场发展,但是从它如今的举动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它此刻对中国市场的前景已经相当悲观了。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AI,已经在中国市场稳稳地扎下了脚跟,市场份额逐渐扩大,用户基础也越来越坚实。在这样的情况下,OpenAI想要挤进去,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它也就不再在乎中国市场的舆论反馈了。
其次,面对DeepSeek的冲击,OpenAI是真的慌了。DeepSeek不仅在中国市场发展得有声有色,还正在积极进军海外市场,这无疑对OpenAI的生存空间造成了挤压。OpenAI的做法和其他美国垄断企业并没有什么不同,它玩起了政治手段。宣称自己的产品虽然又贵又封闭,但却是“民主的AI”;而DeepSeek的产品虽然又便宜又开源,但却是“不民主的AI”。试图营造一种用OpenAI就是支持民主,用DeepSeek就是反对民主的舆论氛围,说白了,就是抡起政治大棒,来猛敲对手。
另外,还有最核心的一点。OpenAI此刻已经意识到,依靠技术进步已经很难阻挡对手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DeepSeek不断创新,技术实力也在逐步提升。OpenAI能做的选择已经不多了,只能去争取更多的政府扶持。其实,特朗普政府早就对DeepSeek下达了封杀令,而OpenAI还要再上书特朗普政府,主要就是想表达,DeepSeek在中国能得到很多的政策支持,它也想要这样的支持。
不过,现在特朗普政府正在搞开源节流,会不会给OpenAI开这个绿灯呢?这还真不好说。
最后,我想提一件事。我们都知道,AI产业属于人才驱动型的产业。在每一次OpenAI的产品发布会上,我们都能看到大量的华裔面孔。既然OpenAI要跟上美国的政治步伐,那么按照美国现有的政治审查,这些华裔工程师都有可能被视为间谍,是不是必须要清理掉呢?如果清理掉了这些华裔工程师,那么缺失的人才谁来补位呢?靠印度裔吗?
那么问题就来了,没有华裔工程师的参与,大家认为OpenAI还有前景吗?
本文围绕OpenAI向特朗普政府提案封杀中国AI DeepSeek这一事件展开,分析指出OpenAI此举或源于对中国市场悲观、受竞争冲击以及想获政府扶持。同时,还探讨了其后续可能面临的人才困境,凸显出在中美AI竞争中,企业行为受政治因素影响,且人才问题对AI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