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金融监管局多项举措惠民利民,金融服务再升级,青岛金融服务:惠民惠企助农,奏响民生幸福乐章

青岛金融监管局深入践行“监管为民”理念,引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推出一系列“为民办实事”举措,涉及惠民便民、惠企利企、助农惠农、提振消费、防灾减损等多个领域,还提及后续将健全评选机制,推动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近年来,青岛金融监管局积极践行“监管为民”理念,引导辖区内的银行保险机构结合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为民办实事”的举措,旨在为老百姓带来更加贴心、便捷的金融服务。

惠民便民方面,“线上办”逐渐成为常态。相关机构聚焦市民日常金融需求,致力于让群众少跑路、少耗时。例如,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打造了“‘交心办’数字金融政务民生服务生态”,借助5G金融云网、AI数字人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社保、医保、税务等近百项民生业务“线上办、就近办、智慧办”。原本需要30分钟的社保卡制卡时间,如今缩短至5分钟,已服务客户达490万人次。兴业银行青岛分行联合青岛市各水、燃、暖服务公司,打造“智慧民生”场景,通过互联网支付方式实现线上 + 线下一体化缴费,累计服务居民超过1400万人次,覆盖全市70%以上的居民缴费服务。

惠企利企方面,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机构聚焦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需求,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搭建“智慧食堂 +”综合服务系统,利用智能分流、无感支付等功能,提升了岛城近百家企业食堂的服务水平。企业员工人均月排队时间减少了180分钟,年服务人次近75万。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推动新型工伤保障制度落地,在全国首创基于补充工伤保险的伤养服务模式,以居家和住院两种形式,为一至四级工伤失能者提供工伤治疗康复和养老照护服务,惠及岛城1800家企业和18万名职工。

助农惠农方面,做到因地制宜更精准。机构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乡村金融特殊需求,拓宽助农惠农的覆盖面,实现供需更精准对接。青岛农商银行自主研发“小微云”服务终端,针对农村地区金融基础支付薄弱环节,创新“金融 + 政务 + 民生”模式,搭建了1546个农村金融服务点,年均交易2500万笔,惠及5600个自然村、76万乡村居民。平安财险青岛分公司推出“生鲜牛乳目标价格保险”项目,通过引入牛脸识别技术、延长保险周期,为奶牛养殖户提供近3.5亿元的风险保障,助力生鲜乳品产业稳产保供。

提振消费方面,优惠减免力度大。机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扩大优惠减免政策的覆盖面,以提振消费、扩大需求、拉动生产,形成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聚焦白色家电和手机数码等产品的消费场景,在国家以旧换新补贴基础上,叠加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分期利率、支持商户推出满减优惠等措施,平均每笔消费额外优惠80元,惠及城乡居民2万余人,助力“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增效。华夏银行青岛分行搭建“青云惠”三公里生态圈,与27家头部商超及1269家小微商户合作,累计发放30元 - 600元不等的电子消费券4.5万张,惠及126个社区,为客户就近消费提供便利化支持。

防灾减损方面,保险理赔彰显担当。机构聚焦群众健康、安全方面的新需求,优化产品设计,拓宽保障范围,让更多群众享受保险红利,共同筑牢民生风险防线。中国人寿青岛市分公司牵头推进“琴岛e保”项目整体运营,在全国率先将医保目录范围内和范围外保障责任起付线合并,使参保人承担的医疗支出降低26%,累计赔付近70万人次。太平洋财险青岛分公司承办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项目,建立“灾害应急 + 风险保障”体系,开展灾害预警、防灾演习、应急响应等风险管理和理赔服务,为青岛171万居民提供1亿元的灾害民生风险保障。

青岛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林洁表示:“这是我们连续第二年发布‘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下一步,我们将健全常态化评选机制,推动金融机构以消费者实际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推出更多覆盖广泛、公平可得、价格合理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努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本文介绍了青岛金融监管局引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在惠民便民、惠企利企、助农惠农、提振消费、防灾减损等多方面推出“为民办实事”举措,切实为百姓和企业带来便利和保障,后续还将健全机制推动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674.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