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警理财周报:解读银行理财市场的最新变化

本文聚焦银行理财市场,通过《机警理财日报》及南财理财通课题组的数据,对银行理财市场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包括市场回顾、破净情况、新发情况、收益情况以及行业热点等方面,旨在为读者呈现银行理财市场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机警理财日报》是南财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理财通旗下的金牌理财专栏。目前,该专栏已细分出现金、纯固收、固收+期权、固收+权益、混合、权益、衍生品七大类,实现了对银行理财市场的每日追踪。为了更深入地反映银行理财行业的发展现状,南财理财通课题组特别增设了机警理财周报专题,致力于及时、准确地研判理财行业趋势,洞悉理财产品表现,为银行理财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市场回顾】

在债市方面,本周资金压力整体保持平衡。DR007加权均价稳定在1.8% - 1.81%之间。长端利率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短端利率则企稳回落。具体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85%,而1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56%。

股市方面,上周A股大盘价值指数表现颇为亮眼,上证指数成功站上3400点。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上证指数周涨幅分别达到了1.59%、1.43%和1.39%。从板块表现来看,美容护理、食品饮料及煤炭等板块涨幅居前。

【破净情况】

银行理财公募产品的破净率持续走高。根据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17日统计,理财公司共有17,274只人民币存续公募理财产品(近一周有净值披露),其中有562只产品的累计净值低于1,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为3.25%。

分产品类型来看,权益类、混合类理财破净率变化不大,分别为55.56%和10.05%;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升至2.7%,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破净率为零。值得一提的是,636只美元公募理财均未破净,仅有6只产品近一周录得负收益。

从投资期限的角度分析,人民币固定收益类产品中,3年以上期限产品破净率最高,达到了7.43%,6 - 12个月期限和2 - 3年期限破净率分别为4.53%和3.82%。相对而言,6个月以内投资周期产品较为安全,破净率暂未超过1%。

【新发情况】

南财理财通数据表明,上周(3月10日 - 3月16日),31家理财公司合计发行了423只理财产品(同一产品登记编码下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其中,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产品数量位居前三的分别是华夏理财、兴银理财和平安理财。

从产品结构来看,理财公司上周新发产品仍以R2(中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型产品为主。仅光大理财布局了混合类公募产品。

在含权产品布局方面,北银理财推出了“京华远见春系列行远750天持有期1号(核心与卫星投资策略)”。该产品为开放式固收类公募产品,风险等级为R2(中低风险),最低持有期为750天,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9% + 上证5年期国债指数(全价)收益率*81% + 人民银行公布的活期存款利率*10%”。

在投资策略上,该产品以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为核心策略,同时辅以多种卫星策略。卫星投资策略是以核心投资策略为主,当市场环境等因素发生快速变化时,通过择机投资于不同金融工具的细分投资策略,来弥补核心投资策略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效果不及预期的情况,起到控制风险、增强核心策略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产品在全周期的组合投资收益稳定性。根据产品发行公告,该产品募集规模为427.17万元,成立时间为3月14日。

从新发产品定价来看,上周新发固收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均值为2.70%,不同期限产品定价走势较为平坦,产品定价均在3%以下。受长端利率上行债市调整影响,长期限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有所下行,1 - 2年、2 - 3年、3年以上期限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均值环比分别下跌了9bps、1bps和83bps。不过,由于周度产品发行量较少,相关统计数据仅供参考。

【收益情况】

随着债市的调整,固定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有所下降,近一周净值增长率均值年化后仅为0.19%。分投资性质来看,固定收益类理财、混合类、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0036%、0.0198%、0.4896%和1.6893%。

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中,除1 - 2年投资期限产品平均收益为正外,其余6个月及以上期限产品近一周净值增长率均值均为负数;6个月以内投资期限产品近一周净值增长率均值仍为正数。

现金类产品中,人民币、美元、澳元产品周内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分别为1.553%、3.997%和3.3%。

从负收益情况来看,32.72%的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理财公司发行)近一周收益为负。权益类、混合类理财近一周表现较好。具体而言,近一周收益为负的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比例分别为32.04%、43.29%、36.11%和0%。

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中,长期限产品近一周浮亏的比例继续提升。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投资周期在6个月以上的理财产品近一周收益为负的比例均在30%以上,其中3年以上投资周期产品负收益比例最高,超过六成,达62.84%。1个月以内期限负收益产品比例最低,不过也突破了10%,为11.93%。

【行业热点】

美元理财额度紧张,有股份行开始“以赎定申”

美元存款降息可能会传导至美元理财,目前多款产品额度宣告售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业内独家获悉,某股份制银行已经对美元理财执行额度管控方案,该行内部称作“量出为入、以赎定申”。该行人士向记者透露,该行自2月末开始执行上述方案,主要针对日开类美元理财,要求当日申购额不能多于上一日赎回额,且短期内不再主动推介外币理财。

谁是上市公司调研“劳模”?部分理财公司加大力度布局权益投资

招银理财作为理财规模一哥,过去五年调研上市公司频次稳居前列,总次数累计超过2000次,兴银理财紧随其后,总次数累计达到1889次,这两家头部股份行理财公司也是权益投资布局的领头羊。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宁银理财2023年成为突围“黑马”,调研总次数连续两年超过招银理财,其中2023年总调研次数达到677次,可见其重点布局权益市场的决心。除上述三家理财公司外,合资行理财公司汇华理财调研上市公司的积极性同样较高,遥遥领先于其余合资行理财公司,过去五年调研总次数超过1500次。不过,对比公募基金来看,理财公司调研上市公司的频次还是远低于基金公司的量级水平。

银行理财“扛住”本轮债市负反馈了吗?

受资金紧平衡、“股债跷跷板”等因素叠加作用,债市近期深度调整。市场对银行理财赎回压力的关注加剧,“债市理财负反馈”的担忧又至。而现在有一些有代表性的数据,可以证明本轮债市回调,并未像此前2022年、2024年的两轮那样,明显传导至理财负债端,形成大幅赎回。据券商中国记者独家从可信渠道获取并汇总的14家主要理财公司最新存续规模数据,截至今年2月末,存续规模排名前14的银行理财公司合计规模达22.68万亿元,较上月增长超1700亿元,较今年初增长约2500亿元。

本文通过对银行理财市场的多维度分析,展示了市场的现状和动态。债市和股市表现各异,银行理财公募产品破净率上升,新发产品以中低风险固收类为主,产品收益受债市调整影响,同时行业热点反映了市场的新变化和趋势。投资者可根据这些信息,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更合理的投资决策。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8705.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