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3月16日在河源市东源县柳城镇万绿智慧无人农场示范基地举办的“紫云花海,映影幸福”乡村绿美文化婚庆活动,介绍了活动的相关情况,同时深入阐述了紫云英在当地的种植情况、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以及全省范围内的推广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
3月16日,河源市东源县柳城镇的万绿智慧无人农场示范基地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热闹非凡。数千亩紫云英竞相绽放,形成了一片紫色的花海,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丽的紫色云锦。就在这片如梦如幻的花海中,一场别具意义的“紫云花海,映影幸福”乡村绿美文化婚庆活动盛大举行。
据悉,本次活动由省农业农村厅主办,东源县人民政府、河源市农业农村局、广东省婚庆行业协会共同承办。现场,15对身着传统中式婚服的广东青年新人,在盛开的紫云英花海中,许下了相伴一生的白首之约。他们的身影与娇艳的紫云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浪漫而美好的画面。
在美丽的东江边,参加活动的新人们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共同种下了象征着爱情坚贞不渝的“同心树”。新郎廖威男感慨地说:“通过婚礼这样的民生喜事植入环保主题,能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绿色生活不是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美好选择。就像紫云英既能肥沃土地又能绽放美丽,我们的日子也能在守护绿水青山中越过越甜。”
事实上,在河源,紫云英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当地通过打造“紫云英 +”特色产业链,如赏花海、酿蜂蜜、收绿肥等,让紫云英的生态价值催生出了农文旅融合的“紫色经济”。河源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正在开发紫云英主题研学路线,让游客体验翻压绿肥、制作生态堆肥,把‘一时花开’变成‘四季富民’。”
万绿智慧农场种植的“航紫1号”紫云英,更是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据农场的王键宽介绍,“航紫1号”是航天品种,由神舟十三号搭载的紫云英种子经国家植物航天育种中心河源创新研究院科研团队两年攻关而成功培育。试验数据显示,这批“太空紫云英”萌发率较常规品种提升7%,鲜草亩产突破2000公斤。
紫云英素有“中国绿肥之王”的美誉,在万绿智慧农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紫云英生长期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植株腐解时,可以产生大量的氮素,增加土地肥力。王键宽介绍说,紫云英翻压还田,可替代下茬作物10% - 30%的氮肥,减少次年早稻施用复合肥10 - 20斤/亩。农场有2000亩地,每年可减少使用复合肥两到四万斤。
紫云英不仅具有改良土壤、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效果,还能节约生产成本,提升稻米品质,助力打造“紫云英 +”优质农产品。如2024年东源县通过“稻 - 紫云英”轮作模式,实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3.5%。当地农民表示:“我们用种紫云英的稻田产出来的大米,香气特别浓,品质更好。”
去冬今春,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大力推广种植近45万亩紫云英绿肥,面积创近年新高。各地紫云英出苗率高、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往年,亩均产量在15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量达4000公斤。随着春耕生产的陆续推进,去冬今春种下的紫云英正陆续被翻压还田,用作肥料,滋养着今年春耕的粮食作物,守护好广东的粮食安全。
从全省来看,各地也在不断创新种植方法和模式,逐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良法,推动紫云英绿肥和农产品的“价值”变“产值”。如云浮罗定市罗镜镇以发展“紫云英 +”产业为着力点,进一步挖掘紫云英延伸产品,推动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各地将聚焦紫云英种子、紫云英观光农业、紫云英蜂蜜产品等产业,在农田中广泛推广紫云英种植,不断提高紫云英种植经济效益,充分挖掘紫云英肥源、食源、蜜源、饲源、景源等多功能属性,打造以花为媒的乡村旅游,形成农旅结合、种养结合的特色产业。在发挥好紫云英绿肥提升地力作用的同时,深入挖掘其经济、生态、社会等综合效益,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本文围绕河源万绿智慧无人农场示范基地的紫云英花海婚庆活动展开,介绍了紫云英的种植、生态和经济价值,以及全省范围内的推广情况和未来规划。紫云英不仅带来了浪漫的景观,还在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农文旅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新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7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