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的一项重大事件,即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的一票聚乙烯、聚丙烯于1月26日通关放行,这是海南自贸港首票石化新材料加工增值业务。阐述了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的内容,以及该票业务企业享受的减免关税金额。还介绍了石化新材料产业在儋州洋浦以及海南省的重要地位,并且提到该业务为海南千亿级石化产业增添新动能。同时讲述了企业负责人对该业务的看法,以及海口海关为该业务提供的支持等相关内容。
中新网海口1月27日消息,据李松苁报道,海口海关于27日发布消息称,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有一票聚乙烯和聚丙烯在1月26日顺利通关放行,这一事件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是海南自贸港首票石化新材料加工增值业务。
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可是海南自贸港众多政策里相当有含金量的一项政策。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的规定,如果是鼓励类产业企业所生产的货物,在不含进口料件或者含进口料件并且在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超过30%(包含30%)的情况下,当这些货物经“二线”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的其他地区时,就能免征进口关税,不过要按照规定征收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票加工增值业务的企业享受到了大约45.12万元的关税减免。
大家都知道,石化新材料产业在儋州洋浦地区那可是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整个海南省也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员。截至2024年11月底的时候,洋浦的石化新材料产业工业产值已经成功突破了1000亿元,这可是了不起的成就,使得它成为了海南省第一个千亿级别的制造业集群。而这次首票石化新材料加工增值业务的成功落地,无疑会给海南的千亿级石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让这个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业务的宋鹏俊表示,这一加工增值业务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探索。首票加工增值业务如此高效地落地,大大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在未来,企业会加大生产的力度,好好利用自贸港的政策红利,进一步把石化新材料产业的市场拓宽。
海口海关所属的洋浦海关一直着眼于支持当地加快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他们深入地开展实地调研。在了解到辖区内企业在石化新材料加工增值业务方面的发展需求之后,结合“自贸港专员助企服务专项行动”,积极主动地和企业进行对接。从加工增值账册的设立,到报关单的申报,再到查验放行等各个环节,都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的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这才帮助企业顺利地完成了投料生产,并且最终实现通关放行。
接下来,海口海关还会全力以赴地支持和指导企业开展石化新材料加工增值业务,优化监管的流程,提高服务的效能,助力产业不断发展,持续释放政策的红利。(完)
本文总结了海南自贸港首票石化新材料加工增值业务通关放行这一事件,阐述了该业务所涉及的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及其意义,介绍了石化新材料产业在当地的重要地位,企业负责人对业务的积极态度,以及海口海关为业务顺利开展所提供的支持,同时还提及了海口海关未来助力产业发展的计划。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