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欧盟在3月初布鲁塞尔特别峰会上宣布的约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展开,分析该计划是欧盟摆脱“安全附庸”地位、重塑战略自主的尝试,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探讨了欧洲实现防务自主的艰难现状及未来挑战。
在3月初于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特别峰会现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用“分水岭时刻”来描述欧洲当下的局势。同时,她宣布了一项金额总计约8000亿欧元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这一举措被看作是欧盟努力摆脱长久以来“安全附庸”地位、重塑战略自主的关键一步。然而,这更像是欧盟在当前复杂局势下的被迫之举。值得深思的是,该计划究竟能否助力欧洲真正构建起共同防御能力,目前来看,仍然面临着重重困境。
实际上,欧洲实现防务自主的想法并非一朝一夕。早在多年前,这一理念就已被提出。但遗憾的是,在具体的落实和行动层面,却一直鲜有实质性的进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历史上欧洲对美国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安全依赖。第二次世界大战让欧洲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遭受重创,美国趁机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经济复苏。1949年,美国更是主导成立了由其操控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北约。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北约成为了欧洲安全战略的基石。“安全靠美国”逐渐成为战后欧洲防务体系中最大的软肋。
如今,欧洲若想修正长期以来的防务依赖路径,并非易事。一方面,欧洲缺乏防务自主的决策思维,长期依赖美国的安全庇护,使得欧洲各国在防务决策上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各国防务能力的物质基础明显不足,尤其是在军事装备生产层面。欧洲军工产业链深度嵌入美国体系,要建立起独立和完善的军工体系面临着诸多困难。相关数据显示,欧盟国家近三分之二的军事采购都来自美国,这无疑加大了欧洲实现防务自主的难度。
此外,尽管特别峰会顺利通过了“重新武装欧洲”计划,但欧洲各国在安全认知和利益诉求上仍存在较大分歧。部分成员国领导人对该计划表示不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划的推进和实施。而且,8000亿欧元的巨额防务开支还可能使传统通胀管控框架面临挑战。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12日发出警告,随着欧盟对美钢铝关税启动反制措施,贸易战升级与成员国军费激增相互叠加,可能会引发欧元区通胀持续失控的局面。
有分析指出,欧洲将防务自主视为战略自主的重要内容。这意味着,如果欧洲想要在世界舞台上成为不可忽视的一“极”,实现战略自主的目标,就需要拥有不甘于充当附庸的政治心态以及真正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仅依靠8000亿欧元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恐怕困难重重。
欧盟宣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以摆脱“安全附庸”地位、重塑战略自主,但该计划面临诸多困境。包括历史上对美国的安全依赖、缺乏防务自主决策思维和物质基础、各国在安全认知和利益诉求上有分歧、高额防务开支可能引发通胀等问题。欧洲要实现防务自主和战略自主,仅靠此计划难以达成目标,还需具备正确的政治心态和外交战略。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