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金融市场的一系列操作及其带来的影响。包括央行自2025年1月起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这一操作使得银行间利率债收益率升幅扩大,债市火爆场面可能短期被抑制。同时还提及央行在汇市发行央票,规模达600亿元,目的在于稳汇率。此外,分析了这些操作对股市的影响,如暂停国债买入可视为股市利好,稳汇率也对A股利好,还探讨了降准降息与股市、债市、汇市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春节前央行降准概率增大等内容。
1月10日,央行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央行做出决定,从2025年1月开始,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不过呢,央行也表示,后续会根据国债市场的供求状况,再选择合适的时机恢复这一操作。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的升幅就开始扩大了。就拿10年期国开债“24国开15”来说,它的收益率上行3.5个基点,达到了1.70%;30年期国债“24特别国债06”的收益率也上行3.5个基点,达到了1.93%。
据了解,央行之前在公开市场进行的国债净买入量可是达到了1万亿呢,具体来看,分别是1000亿、2000亿、2000亿、2000亿、3000亿这么几个阶段。
央行暂停国债买入操作之后,国债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必然会发生变化。在这之前,债市非常火爆,而现在这种火爆的场面在短期内可能就会被抑制住了。
大家都知道,债券价格和债券收益率之间是反向关系。也就是说,债券收益率越低的时候,债券价格的涨幅就会越大。
最近国债市场之所以这么火爆,是有原因的。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市场对利率下行的预期特别强烈,所以很多机构都纷纷买入长期国债,目的就是为了换取价格差价。
但是目前市场资金处于存量博弈的状态,股市和债市存在着跷跷板效应。债市这么火爆的话,就会分流股市资金,这对于股市止跌回升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央行暂停国债买入操作可以被看作是对股市的一个利好消息。
除了债市之外,央行在汇市上也有新动作。1月9日,央行发布了一则公告,说要在香港发行央票。这个央票的期限是6个月,发行量达到了600亿元人民币。这可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央票发行呢,以前一般都是100亿元到200亿元的规模。
央票其实就是向金融机构借入人民币,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回收了一部分在中国香港市场流动的人民币,使得人民币的供应量减少了。它带来的影响就是在外汇市场上,离岸人民币变得稀缺了,这样就能避免离岸人民币过度贬值。
央行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稳定汇率。近期由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比较明显,这也导致了A股市场的调整。所以当央行采取措施稳定汇率的时候,这对A股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之前市场普遍预计在2024年底会降准,但是最终这个预期落空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考虑到了债市和汇市的因素。在债市火爆以及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降准很容易加剧这种态势。不过呢,降准降息对股市的止跌反弹是有帮助的。
所以,央行的降准降息操作需要在股市、债市、汇市之间保持一个平衡。如果接下来A股市场出现下跌的情况,那么降准降息肯定会来得更快一些。
春节前往往是金融机构资金面比较紧张的时候。在过去,央行一般会给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流动资金支持,要么是通过降准的方式,要么就是进行逆回购操作。由于央行现在暂停了国债买入操作,那么央行给市场投放货币的操作更多的可能就是降准了,所以春节前央行降准的概率大大增加了。
央行在2025年1月起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影响债市供求和收益率,对股市有一定利好。同时央行在汇市发行大规模央票稳汇率,这也利好A股。之前降准预期落空与债市、汇市情况有关,降准降息需平衡股市、债市、汇市关系,春节前因暂停国债买入操作,降准概率大增。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