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后吉林发力,守护古树名木“活化石”,吉林多举措并进,为7万余株古树撑起“保护伞”

本文聚焦吉林省在《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施行后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介绍了当地珍稀古树资源,如东北红豆杉和古榆树,阐述了保护措施及未来规划。

自3月15日起,我国正式施行《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古树名木宛如自然界和前人馈赠给我们的璀璨珍宝,它们不仅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以及历史文化价值。在这一背景下,吉林省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积极采取多种举措,加强对古树的保护与监管。漫步在吉林的崇山峻岭之间,参天古树生机勃勃,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3·15后吉林发力,守护古树名木“活化石”,吉林多举措并进,为7万余株古树撑起“保护伞”

东北红豆杉,又被称为紫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享有植物“活化石”的美誉。它主要分布在吉林老爷岭、张广才岭及长白山区。由于其资源极为稀少,早在1999年,东北红豆杉就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汪清林业分公司荒沟林场63林班,海拔约910米的地方,生长着一棵当地发现的最古老的红豆杉,它宛如一位岁月的守望者,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迁。

多年来,汪清林业分公司积极与省内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展开合作,对保护区内的东北红豆杉资源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初步调查与专项研究。他们打造了完善的古树名木资源数据库,为辖区内的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采取集群立碑、单株挂牌的方式进行保护。每一棵树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实行“一树一牌”编码挂牌保护,同时建立“一树一档”,实现了精准管理。

3·15后吉林发力,守护古树名木“活化石”,吉林多举措并进,为7万余株古树撑起“保护伞”

在吉林西部通榆县瞻榆镇,有一株树龄高达700多年的古榆树。当地政府不仅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方案,还以此为核心打造了“古树文化公园”。在这里,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目前,全省共登记古树7.08万株,这些古树是吉林珍贵的自然财富。

今年1月,《吉林省古树名木保护行动方案(2025 - 2030)年》正式印发,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任务、目标和措施。下一步,吉林将统筹专项资金,针对一级濒危衰弱古树名木实施“一树一策”的抢救复壮计划。此外,还将举办古树名木科普宣传周、出版古树名木宣传画册等活动,全方位讲好吉林古树名木的故事,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在《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施行后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从珍稀的东北红豆杉到700多年树龄的古榆树,吉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打造数据库、编码挂牌、制定保护方案等。未来,还将通过专项资金、科普活动等进一步加强保护,旨在守护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促进生态与旅游协同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7667.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