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后,净化消费市场刻不容缓!

本文聚焦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商业乱象,如啄木鸟维修平台乱收费、“电子签”高利贷等问题,深入剖析违规企业和行业难以杜绝的深层原因,包括监管科技滞后、违法成本与收益失衡、多方共谋等,并提出市场监管部门应建立预防性监管体系等解决措施。

每年的央视315晚会都是备受瞩目的时刻,今年也不例外。在晚会上,一系列商业恶行被曝光于大众眼前。啄木鸟维修平台存在乱收费现象,“保水虾仁”浮出水面,“电子签”高利贷被公之于众,信息黑洞悄然窃取个人隐私,骚扰电话黑色产业链被起底,“手机抽奖”新套路需要大家警惕,市场上甚至公然售卖非指标电线电缆。

315晚会就像是一面镜子,不仅是监管部门展现执法效率的时刻,也是涉事企业展现道歉能力的时刻。和去年一样,315当晚,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高度紧张地关注着晚会动态。一旦有本地企业被指名道姓曝光,监管部门会迅速行动,彰显执法的威严。涉事企业负责人可能会被控制,当地政府全力挽回本地的营商形象。而涉事的大企业也会匆忙发表道歉声明,表明整改态度,希望能尽快平息舆论风波。

然而,这些企业的道歉往往缺乏诚意。以维修平台为例,它们常用“深感痛心、高度重视、进行彻查”这样抽象笼统空洞的话语来回应。但实际上,这类平台的商业本质是以维修为入口,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利润。消费者使用这些平台,就如同引狼入室。这类平台的商业模式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因为它们利用了信息不对称,这种巨大的信息差带来了高额利润,而且行政监管难以触及,市场竞争也无法使其透明化。再看手机抽奖涉事企业,声称已启动内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专项小组,以零容忍态度立即处理。但对于清醒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心里明白,如果没有司法介入来维护受害人的利益,这些企业的道歉和表态不过是一次免费的商业广告。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违规生产、违法销售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了许多行业的生存之道。央视举办315晚会,并非是要针对某一家企业,而是希望通过曝光来警示整个行业,同时也为监管部门指明方向。然而,违规企业和行业难以杜绝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首先,监管科技滞后于商业创新,这是监管失效的根本原因。以借贷平台为例,借贷双方签订了正规的电子签协议,但实际交易却不在平台上进行。当借款人遭遇放款人的高利贷和暴力催收时,由于不清楚放款人的真实身份信息,根本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在这种商业模式下,放款人通过电子签放高利贷获利,平台则通过收取借钱人的手续费赚钱,一旦出现问题,双方都可以逃避责任。还有许多智能设备,后台设置了“阴谋”算法,让产品在使用一定次数后必然坏掉,即所谓的“计划性报废”,但却很少有企业因为这种设计而受到约谈和处罚。

其次,违法成本与收益严重失衡。例如,某直播平台售假被罚款50万元,但其单场销售总额可能高达2亿元,这样的惩罚力度根本无法起到震慑作用。相反,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却过高。比如在直播带货领域,消费者要进行电子证据固化,如直播录屏举证,就需要借助专业存证平台,而且维权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往往超过了商品本身的价值。

再者,多方共谋的现象较为严重。骚扰电话背后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企业通过所谓的获客软件违规收集网络用户个人信息,这涉及到上下游众多企业。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也涉及电池供应商、数据服务商、保险公司等多方利益共同体。此外,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也不容忽视。许多地方的纳税大户企业,即使被曝光存在质量问题,仍然可能获得“柔性执法”,甚至还能得到政府补贴。一次性生活用品生产厂家在一些落后地区是支柱行业,这也考验着市场监管部门是要彻底整治还是在保护中改进的决策。

需要明确的是,道歉不能替代法律责任。在违法行为面前,法律的强制力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核心保障。

如果要切实防范企业的种种恶行,市场监管部门有必要建立预防性监管体系。例如,对新兴领域实施“沙盒监管”,要求企业报备底层逻辑。虽然相关法规可能尚未完善,但通过了解企业的底层逻辑,至少可以判断这种新兴技术是真正造福于人,还是以诱导人受害来盈利,甚至是直接害人的。同时,要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力度。此外,构建智能维权平台也十分重要,比如推广区块链存证小程序,实现直播带货全程上链,一旦出现问题,能自动触发监管部门的预警。对于大型平台要重点关注,消费者对其的投诉必须直连监管部门且不能删除,以便监管部门随时进行抽查,及时掌握社会动态。

本文通过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商业乱象进行分析,指出了违规企业和行业难以杜绝的深层原因,包括监管科技滞后、违法成本与收益失衡、多方共谋等问题。强调道歉不能替代法律责任,呼吁市场监管部门建立预防性监管体系,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构建智能维权平台,以净化消费环境,维护社会秩序。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7375.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21:21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